•  

    中国社会一个典型的特色之处便在于农村的乡土气息,如果说城市是社会经济文明进步的风向标,那么农村则可以说是这种进步的原动力。在众多时过境迁的乡愁感慨与乡村调查中,我们不难发现,乡村永远是乡村人的精神家园与最终的归宿,也是一个社会立根的基础。

    与农民工不同,各位求学士子“少小离家老大回”,于是本书的一个基本情感基调便是:悲!怀揣着这种感情基调,各位师兄以满腹的热情给我们呈现了异彩纷呈的乡村百景图,也从专业的角度发掘了当下乡村生存与发展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中国乡村的风雨飘摇抑或蒸蒸日上每一面都牵动着他们的神经。

     

       回家过年

     

    中国社会中,家是核心单位,在乡村体现得更加本真。一个又一个的同一地域的农村家庭同他们生活的环境一起便构成了没有严格结构的乡村,每一个家庭成员在这段时空之内演绎属于这片土地、这群民众的生活景象。

     

    过年是中国人最浓重的节日。过年情结凝聚着中国人对家团圆与心归属的精神共鸣,尤其是农民工。一年一度的候鸟潮便是这种情结的催产物。一年又一年的奋力拼搏,只为这一刻的酣畅淋漓。春节期间,家家户户的外出务工人员会排除万难回到家乡,和家人一起按照各自当地的风俗习惯,聚在一起,置办年货、贴对联、换新衣、扫墓、吃团圆饭、烤火、放鞭炮开大门、拜年......其乐融融,人们在这种半仪式化的互动中增加感情的联系,体味至亲的归属感,也在人情往来中联结正常关系网络。各种忙碌的场景与和谐的氛围以及物质上的满足体现春节的力量所在。

    然而,本书却指出了这种年味在时代的变迁背景下的逐渐丧失。的确,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农村人来说,这种感触非常深刻。首先表现在节庆活动的变化上。以前大家都会围聚着篝火畅谈一年的收获与对来年的展望,接着便看着春晚守着除夕,而今却只是围着麻将桌喧闹,这种喧闹拯救不了麻将桌外的空寂与凄凉。拜年、人情送礼本来是联结人情的偏情感化的方式也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传媒的介入使之更加理性化经济化甚至功利化,人际关系与经济关系挂钩,人情互助型的社会关系显然在物质时代不合时宜,格格不入。

     

    家里常听老人说,城市生活我过不习惯,不喜欢出门皆是陌生脸孔的恐惧感。其实现在,农村何尝不是?农村也只有在年关的时候人才热闹起来,平时一声犬吠也能传遍整个村庄,蹲守在家乡的老人盼望过年的心情不比在外吃苦的青年人差几分。尽管过年越来越没有年味,但是这段属于中国人的特殊时期还是让人向往怀念。

     

    出现这些变化,不难理解。农村人员组成结构变化,青少年或求学或外出打工,青壮年迫于经济压力也很少留在家乡。作为村庄各项活动的承载者,他们平时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制造这种意义的责任与义务,离开了“人”这个实在,靠人来传承的风俗仪式也就只有在人们回乡的时间段实施,过年便是典型代表;其次,村庄经济结构与消费观念改变,经济主要来源基本不依靠农业生产,伴随着农业生产的村庄仪式随之淡漠,消费品不局限于小农思想,城市消费品与消费方式涌入农村,对于经济水平提高的农户来说,很容易接受。

     

    生活图景中当然少不了婚丧嫁娶的篇幅。有意思的是近几年的结婚喜事都集中在年关举办,追根究源,务工返乡潮是原因所在。但是结婚毕竟是件大事。其中涉及的人情、礼数、风俗、程序极具地方特色,不可忽略。当中的人具有地方情结,都希望结婚对象在本地。责任可以泛化,即婚礼程序按本地规矩来,父母亲朋则在结婚事件上具有不可懈怠的责任。于是,在地方风俗等环境下,早婚早育、娶亲难等问题也相对突出。书中给出了两个解释:一个是挤压男方的婚姻市场;一个是容易产生自由恋爱的现代打工生活。当然还包括本地风土人情所规范与要求。因此,农村婚姻在这些存在压力而又喜庆的氛围中以为大家所接受的方式自由地进行着。

    祭祀

    另一独具乡村特色的图景便是宗祠与祭祀了。

    中国的宗族认同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说课氏族或枝繁叶茂或细水长流,无不与宗族文化相联系。在困难时期,虽然宗祠建设不完善,但宗族认同未曾减弱,如今,经济水平好转,宗祠建设也逐渐被提上氏族发展日程。相比于经济水平的提高等物质性的追求,宗祠则寄托着远出的人们的精神充实。宗祠是氏族祖先居住的地方,表示着对先辈的缅怀,而宗祠建设本身也代表着本族的壮大,所以意义非凡。相比于修路等其他建设,宗祠是一座精神地标。宗祠内,进行节日日常祭祀活动,进行主体性体验,这里是他们的根。而一些婚丧嫁娶活动也都在这里举行,荣耀祖先,延续香火。近年来,村里各大大小小的湾子纷纷建设了新的宗祠,表现了在经济水平提高的背景下,原始的氏族理念深深挖掘,人们迫切需要一种光宗耀祖的表现力,需要精神上的扎根与庇佑,这是数千年已有之,而今社会转型,这种愿望更加迫切。

    面子与土豪

    农民向来是“土”的代名词,“土豪”算是典型代表。在这些颇具后现代色彩的称谓中,我们不嫩窥探到农村的本质。

    如今,在经济改观与面子成就感是他们生活的主旋律的背景下,他们乐得如此。农村中的经济精英在外出奋斗几年之后,有幸成为包工头的,也就具备了准市民生活的条件,而更多的人则都期盼着而且实践着这外出打工的主路线。经济的改观自然而然带来面子的成就感。农村最真实而又最功力的一面,就是只要你家经济条件好,你就是村里有头有脸的人,他们执著于结果。客观上,他们候鸟般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不管在外多么辛苦,回家时总会穿上一套西装,因为城市仅仅是经济来源地,不是情感联系的地方,村庄才是。在社会原子化地区,不管在外如何,回乡之后,当地风气便更甚一筹,面子比较便是乡亲之间主题之一,“作风排场,生活潇洒”是其表现形式,单从字面讲,谓之“土豪”不为过。在这一方面,其实这些人不正体现着中国的基本文化精神么?中国人向来注重现实现世,正因感叹生命短暂,更要及时行乐。用现代社会学术语来讲便是本体性价值与社会性价值之间的博弈。在城市经济思想与农村习俗之间,他们由“土”入“豪”,是一个颇具意味的阶层。

     

    新农村

     

    如果把本书内容分成两部分,那么一半在描述以前的乡村生活经历,一半在讲变化之后的喜忧之景;如果主旨上划分,则是现实中乡村发展的无序性和由之带来的无限忧虑之情。本书的理论逻辑是乡村变化。一批外出求学的学子回归家乡,以自己独特的视角解析家乡的变化,远离了当局者迷的怪圈。

     

    诚然,整个社会都在变,乡村也逃脱不了。市场经济时代,利益的触须无孔不入。因为没有绝对透明公正的利益分配,自然就有了相应的矛盾和冲突。

     

    眼下,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乡村公共品的供应应该是“新”的一方面。乡村公共品主要包括水利建设、道路建设、公共活动室建设、乡村医疗建设等等,这些问题是乡村建设所不能规避的,新农村建设尤其如此。列举的每一项都涉及到村民与他人的利益分配,这反映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乡村社会分化逐渐扩大,合作关系已不再那么迫切需要,有合作也是带有经济因素在内的,已不再是无差别的共同生活。并且,在乡村规则中,基层干部的“关系网”也扮演着不可忽视的角色,村干部基本上可以决定利益的流向。在这种大环境下,公共品涉及的是大部分人,它为人们所实在需要,却又因它带来的利益而起冲突,它的提供过程就考验着一个村庄的治理能力,当然也验证基层干部直面群众实现家园建设伟大历史使命的程度。

     

    其次,思想观念与经济形式也应在“新”的范畴之内。农村里的思想观念,代际之间,财富往下流。这就意味着,父母辛劳一生也许就在为子女的抚养、教育、成家而奔波,直至四五十岁还要为子女还建房结婚欠下的债,还有义务抚养孙子孙女。农村父母倾其一生也只能如此。但在当事人看来,这一切理所当然。现代乡村建设理念提出:老有所居、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显然差距不是一点点。另外,大部分家庭都是“城乡二元家庭”模式。老年人在家里务农带孩子,青年人外出务工,年头年尾往返于城市与乡村之间。空槽老人与留守儿童已引起广泛关注。纵使有农村特色经济,但是限于劳动力、个体农户的无序恶性竞争以及经济高风险性,特色经济的承担者———个体农户根本无力抗衡,更多的是一把辛酸泪。这一切本质的问题没有很好地处理,新农村建设子虚乌有。

     

    第三,农村建设的可持续性。一个比较吃香的现象便是城市扩张所带来的利益流向村庄。一夜暴富是这些人骚动的根源。他们梦想着自己所在的土地被划入经济开发区,而实现巨额的补偿,有前例存在,但也仅限于靠近城市郊区的特殊地带,大部分人望尘莫及。一般的地方,补偿并没有那么丰厚,但因经济开发而引发的乡村秩序却应经变得混乱不堪。乡村黑色势力与村干部以及村民之间的利益角逐愈演愈烈。村庄因此变得冷漠,无情,极不祥和,原有的宁静不可恢复。钉子户似乎能够获得额外的补偿。待一切即定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等新的楼盘建起来之后,他们才发觉自己除了这几十平米的房子外,已经彻底变成“无产阶级”了——他们失去了曾经赖以生存的宝贵的土地。从另外一个角度,集体居住与街道建设纵然是焕然一新,但是,它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动力,村庄的灵魂不再,风俗打散,资源丧失,何以持续?

     

    真正的新农村建设应当是在经济上能够实现自我发展与持续,不用依靠外力强行推进,并且与各乡村特色结合;在社会文化上保持既有风俗并且过“低差异”生活,互助型社会不应该被理性经济型社会取而代之,劳动力能够留在本地而且能够创造价值;公共基础设施应当配备齐全;村民养老、医疗问题有待实质性解决;农村治理与生活秩序必须和谐有序。。。所有这些并不是在短期内就能完成,需要更大的力量来促就。城市扩张的触须不应伸到农村,可以搞建设,但是不是掠夺型、毁灭型建设,尤其是房地产的利益毒瘤不应滋长到农村里来。城市已然因工业化变得冷漠与复杂,乡村作为最后一片净土,不应作为工业化的牺牲品。

     

    况且,农村在中国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不可替代。没有哪一个国家因为经济危机出现几千万失业人员而没有出现动乱,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够提供如此廉价而安分的劳动力,中国农村所扮演的“蓄水池”角色,成功地解决了劳动力输出和吸纳问题,成功的调节城乡二元结构之间的矛盾,农民工进城可取,还乡可守。中国说到底还是被绑在土地上的国家,没有了农村的安定,后宫失火,后果可想而知。祥和的村庄永远以慈祥而开放的姿态送走一批批村民,又迎接他们的还乡。

     

    尽管如此,但我们都不是悲观论者 。从辩证统一思想,到用发展的眼光看,农村目前一切变化都是一种发展,农村面临的危机往往也可以是转机,在矛盾达到不可调和的程度,新的景象拨得云开见月明。我们当然也不是保守派,旧农村当然不是十全十美,转型发展已成趋势,有些创伤是发展所必须承受的经历。这些当然不能坐而待之,它需要一批批学者、政府人员、社会人士共同努力,真正关心三农问题,解决三农问题,还一个秩序井然、祥和安定的的村庄给正在快速发展中的中国。

     

    本书最后以乡愁结尾,寓意深远。寄托这一代人的喜怒哀乐之情,在熟悉与陌生之间,他们有的深深扎根于农村,有的则与农村渐行渐远。不希望村庄因开发而湮灭,也不希望故乡在经济大潮中面目全非,只希望希望所展示的这些村庄生活图景不是日后需要苦苦考证的历史。熊培云先生说,有故乡的人回到故乡,没有故乡的人只能寻找天堂。我们日后是否需要一场寻根之旅?

     

     

     

  • 进入专题:近距离看中国丛书
  • 责任编辑:xzz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