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也回不去的故乡

    2014-07-18 17:16:29   来自: 书海冲浪者 (知行合一)
    回乡记的评论    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5 star rating 5


      贺雪峰教授(一直以来都是我很关注的一位学者)主持的华中科技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近两年来一直建议师生将自己的家乡作为一个样本,在回乡过年时记下家乡的巨大变化,记下个人的所见所闻,及自己的观察和思考,以作为长期从事农村问题调研的一个补充。这些文章经过挑选、剪裁后,编成了手头这本《回乡记:我们所看到的乡土中国》。
      
      所谓乡土中国,是指中国是一个有着辉煌历史的古老国度,其最显要的特点是农耕文化和乡土社会。孔子讲父母在、不远游,中国人讲家国情怀,讲安土重迁,讲叶落归根,这都是在数千年来以土地为价值和生命的最终皈依的社会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中国人所讲的故乡不仅仅是一个地域的概念,而是象贺雪峰教授所说的“有根,有历史,有意义,有归属,有稳定的预期,有人生目标,终老之后可魂归故里”那样,而是包含着对于运行秩序、社会关系、情感表达、行为习惯等有着共同体认的一个价值共通体。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人的生命意义就来自于从故乡出发,到回归故乡的旅行。
      
      中国人的乡土观念是与农耕文明的生产实践相适应的,所以能够维持数千年而不变;但它又是与现代工商文明极不适应的,自从西方列强轰开国门之后,这种乡土观念的体认方式就一直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一过程在改革开放之后不断加速,从《回乡记》中作者们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出,不管我们是否愿意,传统的乡村社会正在加速的衰败、瓦解。一方面,乡村被强行拉进了现代化的过程,自身的面貌、基础设施正在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另一方面,附着于其上的乡土观念——各种伦理秩序、价值观念也在不断的调整,传统已经丧失,但新的秩序尚在变化孕育之中。
      
      引发这种变化的根源是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是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这股浪潮几乎将所有中国人都席卷其中。建国后形成了城乡二元体制,是为了优先发展重化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而采取的一种限制性措施,通过集体化的管理来将农村人口捆绑于农业之上,限制了人员在城乡之间的流动,甚至还会有象上山下乡这种人口由城市向农村的转移。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一方面第二、三产业产生大量的用工需求,另一方面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经不需要如此之多的农村劳动力,集体化管理的解体,使人口开始向城市大规模转移,就业向非农业产业转移,即所谓的城市化不断加速。如果说原来的城乡二元体制提取的是农业的剩余价值,那么现在从农村抽取的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最核心因素,人——农村最具活力、最有影响的青壮年农民被吸纳到城市中打工。如此一来,留给农村的只有衰败一途,这在中国的城市化尚未完成之前就是农村的宿命。
      
      不得不说,实现现代化是自近代以来全体中国人孜孜以求的追求目标,它附着着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和殷切期盼,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这一过程必将带来中国乡村社会的巨变,在基础面貌的变化之上,至少还应该包括贺雪峰教授所总结的治理之变、村庄基础结构之变和价值之变这三大历史性过程。可以说,只要我们承认中国必须追求现代化,那么城市化就不可避免,那么农村的衰败就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这一过程中,现代社会的契约理念必将取代过去宗法秩序,而其中以故乡情结为依托的乡土观念必将受到冲击、削弱,以至丧失。与城市发展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不同,乡村的变化是自发的、被迫的,在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中也是被边缘化的,它应该如何参与、达到何种目标没有清晰的定位,也没有一个被规划的未来。
      
      面对一个面貌变动不居的、明天尚未可知的、自身正趋于空心化的,日渐沦为城市人生活驿站的乡村,从乡村走出去的人自有一种无可逃避的惶惑和无奈——已经从乡村出走,但仍未被城市接纳,说不定哪一天我们就再也回不去了?!当然,我这里主要指的是一种价值观念。这种已经丧失了原始情境的乡土观念,包括乡情、乡愁,都在逐渐丧失自己的生命力。实际上,传统意义上的故乡在中国早已不复存在,它只能存在于我们的回忆和追思之中。继续放大了看,中国人在乡土观念上这种尴尬境地,正如在现代化过程中所有中国人的境地一样——我们已经破坏了传统,但新的秩序又没有建立,一切都在变化,这正是当代中国人普遍精神焦虑的根源。
      
      不可否认,文化自有其强大的力量,其变化相对于外在面貌等物质因素远为缓慢,乡土情结对人们仍然存在巨大影响。但我们更加不能否认的是,在中国人走向由西方价值所主导的现代化的过程中,乡土情结的削弱、甚至丧失是已是必然。我们每一个曾经在城市生活过、打工过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促进乡村的变化,每一个从农村走出来的人都是出走者、背叛者,也是亲历者、塑造者,正是我们自己造就了一个必须面对的那个永远也回不去的故乡——不但包括记忆中故乡的那山、那水、那情、那景,而且包括附着于故乡那片土地上的宗法秩序、社会关系、情感表达、行为习惯,以及由共同历史所形成的归属感等等。
      
      这种变化是中国在走向现代化、走向民族复兴伟大进程中的必由之路,但回不去,并不意味着完全抛弃,也不意味着完全丧失意义,它将为研究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寻找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寻找中国乡村的未来提供一种镜鉴——这些从事中国乡村研究的年轻人,他们既具有社会学的专业素养,又恰好属于那种从乡村走出尚未融入城市的人们,他们这些带着个人体感温度的文字所记录的那些场景、那些变化、那个正在消失的故乡,以及他们面对故乡衰败时自身的忧思、焦虑和慨叹,本身就是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的、活生生的具体样本,是观察和研究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的一扇窗口——这也正是这本书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 进入专题:近距离看中国丛书
  • 责任编辑:sn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