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舒眉:轮流坐庄的饭桌

     

         过年家族之间有件趣事。大年初三初四走姑妈,我有三个姑,初四那天集中在二姑家吃饭。那次我没去。下午妈妈回家愤愤地对我和姐姐说,这次在你姑家吃饭,男的坐在桌子上喝酒,女的、小孩“钓鱼”(有时人太多,没有多的位子让他们上桌吃饭就夹点菜自由地在旁边吃)。你爸爸一个大男人竟然没有上桌,自己单独在下面吃的饭,就是因为你大姑父,像个老虎一样把持一方”。一听我也觉得有些不理解和愤恨。这其中的缘由且我慢慢道来。

         大姑父是大姑妈的老伴,今年七十出头。奶奶那一辈的人子女很多,大姑妈是爸爸姊妹中最大的一个,而爸爸是最小的一个,因此他们一大一小年龄相差有一代人,所以大姑妈的儿子和爸爸的年龄不相上下。大姑父有三个儿子,过的都还不错。其中二子我称安哥,按关系来说,爸爸是安哥的亲舅舅这一点也不假,虽然他们的年龄很接近,也许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舅舅没能像长辈般呵护过外甥,外甥也体会不到这来自长者的爱护和建立在爱上的权威。舅舅和外甥之间的关系没有常规的辈分之间的浓烈在很大程度上是输给了代际间的接近。安哥在北京在开了一个停车厂,赚了一些钱,在当地一带还算混的有些光彩。他已经不在我们小乡镇上住了,在小镇上他有两处房子,一处是留给他的老婆的。(据说是已名存实亡的夫妻关系,小三上位,糟糠下堂。只是原配老婆不在离婚协议书上签字,所以还是法律上的老婆)另一处是给他爸妈的,即我的姑妈姑父。爸爸和安哥的矛盾来自在这两所房子的装修上。

    爸爸是做水电生意的。在给他安哥第一处房子水暖器材结算下来八千多块。装修时安哥依然在北京,而爸爸说给安哥装修后,他的那些帐两年多,他一分都不给。在农村做生意有一个难处就是赊账。这也是让爸妈十分头疼的事情。仔细想想赊账也是一门很有学问的东西。在农村做水电生意只要上几千块的,人们总是喜欢赊着,不是拿不出,而是已然形成了一种风气,买主和卖主之间的争执过后都有最后的心理预期,那就是赊少一点,时间短一点,但一定要赊。卖主知道都是熟人,房子在那,周围的人都熟悉,反正钱是不会飞,所以大多数情况下知道别人也不是不给,就是给你“吊着”。而买主是什么心理呢?他认为虽然“那钱我是最终要给的,赖是赖不掉的,但是呢,水电太阳能什么的,和其他商品很大的一个区别就是它要维修。所以最后赊几百块钱放在那,等出了问题就不怕你不来帮我修了,主动权就在我的手中。”仔细想想,这是买主和卖主在拉锯战之后形成的共识。在卖主看来,是熟人社会的保留下来的那些信任无形中成为了无欠条的担保。而对买主来说,在农村是已经被市场经济侵蚀而无法形成配套的健全售后体质时,一种用赊几百块钱形成的售后系统:对卖主来说虽然利益之上但也信任熟人之间的温情。对买主来说,虽说是熟人之间的温情也敌不住对金钱的信任。于是乡村的小本生意便是与大城市不同,货到付款,售后保障在农村常常演变成一种无法言说的拉锯战,在明码标价的背后是更加复杂的生存逻辑。于是要账往往成了在农村做生意最头疼的一个问题。

    回到安哥的那笔生意上,安哥一点也不缺钱,也是在大城市生活的人,但不知为什么,欠爸爸的那些水电钱却一分不给。这还是个小问题,关键伤害了两家关系的是下面的一个事情。那就是身在北京的安哥居然让他的老婆来我家,让我爸爸把给他家装修费用的详细名目发传真过去给他看。这下火了!我爸爸受不了了,他说他做了这么多年生意,从来没有出现随便额外的多在账目上做鬼的,只有把东西记掉了的,没有多记的。也没有出现说要发传真过去的,别人没来质疑我,我自己亲生的舅侄儿倒来了!用爸爸的话说就是“就是我没钱了,讨米讨到你家门口,你给就舅爷几千块钱用用也不过分呀,况且是没赚你钱,是你欠的钱几年不给,还要发传真过去!一点都没有家教!”爸爸觉得受辱了。当家里人愤愤不平的给我讲这些事情的时候其实我的第一反应没有爸爸他们那么激烈。我会想“不就是要看账单吗,看就看,我也没做鬼。要仔细看账目也是他的权利”但爸爸不是这么想的,或者说在农村的生意场上,在亲戚之间的关系之中,这种做法就让人从心理上接受不了了。一针一板的来计算利益来宣称权利,是对乡村之间特别是亲人之间潜在信任的直接挑战,发传真更是恶意中的恶意。市场经济下做生意是奔着钱去的,但是在农村,至少是我家里面的农村,挑开面子直接把钱放在台面上赤裸裸的说事,却是一大忌讳。爸爸是个直人除了脾气不好,但常常是发火之后自己就好了,没有什么恨人之心。但是在这件事上,爸爸却久久不能释怀。可是接下来又是一瓢油,火势于是更旺了。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话说第一处房子在亲人之间闹得不愉快,爸爸心中一种有个坎儿。第二套房子便又粉墨登场了。这次装修的房子是安哥为他的爸妈弄的,即为我的大姑父和姑妈装修的。我家一个小小的小镇,做水电生意的却有好几家。我家隔壁的隔壁是我爸爸生意上的死对头。农村做生意抬头不见低头见,除了看得见的纯粹利益之争外,往往包含着许多所谓人情上的事情,因此去买谁家的东西,除了钱与货的交换外,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人情、关系甚至是脸面上的东西。这一次倒好,安哥准修居然没有找我爸,他依旧在北京却让我的大姑爷到我家隔壁去买装修的东西。这件事情再次伤到了我爸,狠狠地!在无言之中,虽说不是正面的交锋,却无声胜有声。用我爸的话说就是“别人会怎么说我呀,买太阳能的也不是我一家,别人会说他的舅侄儿就不在他那买太阳能,你看他的生意做到了什么地步!我以后还有什么脸面在外面走!”爸爸又一次被至亲伤到了。而且这一次矛盾不仅发生在安哥和爸爸之间,而且已经蔓延,由于是安哥是给大姑爷在装修房子,因此,大姑爷也成了不讲情面的一份子了。爸爸和大姑爷之间的矛盾直接挂上了勾。在农村生意场内是利益,生意场外却包裹着浓浓的人情。人情太浓,关系太近就不能扯上利益,但如果刻意规避利益,就显得更加生分,人情就断裂了,关系就变成了冲突。在农村的生意场上钱是钱,但也不仅仅是钱。市场经济冲击了乡村,乡村也在短时间内也无法做到纯粹的利益计算,如何恰如其分的去权衡钱与情,面子和事理之间,权利和情理之间的关系往往需要生活的艺术,而不是简单的买和卖之间的关系。

       初五的是去小姑家,这次我也去了。去的时候已经开始在吃饭。进门的堂屋的是一大桌,男人们在大桌上喝酒。和堂屋相连的房间里放着一个小桌子,是不喝酒的妇孺。可是很明显大姑父却坐在那个小桌子上。原来这次又倒转过来了,我不禁在内心笑了,我大姑父和我爸,这姑舅之间还要轮流坐庄。在二姑那儿,是大姑父上坐,爸爸被排挤了。在小姑家又是大姑父退居幕后。但反过来一想,我就问起了妈妈,我说他们就是有矛盾,亲戚之间在一个桌上吃饭也没什么事呀,你吃你的,我吃我的,不互相说话不就行了吗。妈妈说,“那怎么好意思呢,在一个桌子上喝酒,如果都敬了一圈的酒不而不和你的大姑父喝酒,别人一问,你怎么不和你哥喝酒呢,那他们俩的面子都不好放。”很多时候,农村的逻辑就是这样的。如果不想断交,彻底扯下脸面,凡事都不能太过。“度”便是一个关键的问题,不说话可以,冷战可以,关键是这种私下的矛盾如果公开化对双方来说代价都会非常之大,不管谁对谁错都会招来众人的甚至外人的评说,这种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尴尬,这种不管个人之间怎么矛盾重重也无法完全避开对方圈子的无奈,往往是当事人双方都不愿去承受这种彻底的断交所带来的一系列后果,于是回避便成了上上策,成本最小,利益实现了最大化。这也反映到我们下一辈对大姑父的态度上。按照农村的习俗,关系亲近的晚辈给长辈拜年时都是要带点礼品的。但是妈妈说今年大姑父的几个儿子给我爸即他的舅舅拜年却是空手而来。妈妈也并不是计较那些微薄的礼物,而是那些约定俗成的礼节和人情一旦被恶意打破,就让人感觉到了敌意和不敬。但我妈妈是一个特别通情达理的人,她做事周全、让人三分而绝不软弱,她也是如此教育我和姐姐的,虽然姑父的几个儿子显得无理,但是大年初一的,妈妈还是特意让我姐姐提着礼品去给大姑父家拜年,还嘱咐我们陪大姑父姑妈多聊几句,用妈妈的话说就是“他们不讲理,我们不能不讲理,看在你大姑妈的份上,话柄不能留在他们手中。”爸爸有些许的不乐意,但是听见妈妈对我们说“看见你大姑妈的份上”他也没有再说什么了,骨子里他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我性格里面很大一部分有点像妈妈,用妈妈的话说就是做人不能太方,不能让别人没有一点台阶下,凡事要留有余地,我想这不仅仅是妈妈的处事逻辑,也蕴含这乡村中大多数人的处事方式。

         从小就知道爸爸这边亲戚之间的亲情味不是那么浓,其实这也和他们那一辈的生长环境和整个家风有关。下代子女的关系如何在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成人之前几十年的共同生活和在长辈潜移默化的教育下形成的家风。由于我的爷爷在爸爸一岁多的时候因为意外的火灾去世,奶奶一人把七个孩子拉扯大,辛苦之余当然是很不容易。往往除了奔波于温饱之外,其它的带有人文的教育往往无暇顾及。团结、体谅、温情和凝聚力在爸爸那边的亲戚之间总体来说有些缺失。再加上爸爸是最小的一个儿子,大姑妈是长女,同辈之间却因为年龄的悬殊造成亲情的淡漠以及这种淡漠衍生到下一代,亲情只是辈分之称外,有名无实。虽说亲人之间闹成这样,有些悲哀,爸爸和安哥之间的矛盾在我看来始终是很小的,但是这种无法从心底根除的隔阂和无法彻底断裂的关系让他们之间的往来总显得有些别扭,谁都过的不快活。且把这种不快活留给时间吧,时间会淡化一切,留下真正的内核,况且农村的时间似乎流的更慢一些,但因而也更长一些、、、、、、

  • 进入专题:2014年春节回乡记
  • 责任编辑:sn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