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孙敏:两人相亲?两家人相亲?

    每年春节,全国各地都上演着未婚青年男女的相亲大戏。今年,我家也上演了一场还没有开幕就落幕了的相亲大戏,虽无果而终,但还是可以反映这代人的恋爱婚姻观。

    我家有6个跟自己年龄差不多、生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弟弟妹妹,最大的就是我自己,1987年出生,最小的表弟1991年出生,正值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的年龄,父母在完成了养育任务后就开始张罗着我们的婚姻大事。还好,我们家的女孩子都不用父母操心,3个女孩子现在都已经找到对象了。

    对象还没有着落的是我的三个弟弟:亲弟、堂弟、表弟,从全国范围来看,在这样一个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男性数目远远超过女性数量的社会里,男性择偶压力确实比较大,家境一般的男孩子如果到一定年龄,——在我们这个地方大概就23岁左右,还没有处对象,父母就开始着急了,人脉广的父母还可以托亲戚朋友为自己的儿子到处宣传宣传,没有这方面优势的父母就只能在家里干着急,一到过年,最希望看到的就是儿子带着女朋友回家过年。

    我的母亲算是人缘比较广的,经她认可后介绍给弟弟的女孩子,好像已有好几个了。2012年春节,母亲的同事给弟弟介绍了一个女孩子,在县人民医院当护士。在没有交往前,弟弟先约着表妹一起偷偷去看看这女孩子长什么样。看完回来后的结果是:表妹觉得那女孩子身高不够,长相一般,配不上他;弟弟也对女孩外貌颇有微词。相亲也就无从谈起。母亲继续给弟弟物色其他女孩子。常年在外工作的弟弟,他自己是没有时间和精力来挑选家乡女孩子的,所以,家乡的女孩子首先是要过母亲的这一关,然后才看两个年轻人的交往情况。

    过了两个月,母亲又看上了一个女孩子。这个女孩子是姨父介绍的。女孩子的父母跟姨夫的私人关系不错,这家人是双女户,大女儿现在在长沙上班,是不太愿意回这个小县城,这家父母只能把希望寄托在自己小女儿身上,不愿意女儿嫁远了,能留在自己身边养老。对未来女婿的基本要求是本地人,老实本分就可以了。也许是姨夫在这家人面前多为弟弟讲了一些好话,比如家庭情况好,英俊,性格好,孝顺,有上进心等等,在没有见过弟弟本人的情况下,他们允许自己的小女儿跟弟弟联系。母亲也认可这个女孩子,一方面,这是由自己家里人介绍的,所述情况还是比较真实可靠的。最重要的是女孩个个人情况和家庭状况都比较符合母亲的预期。首先,女孩子高中毕业,没有上过大学,而弟弟也只是一个初中毕业文凭,在学历方面不会嫌弃弟弟;其次,女孩子没有非常固定的工作,如果谈成了,可以跟随弟弟在外面工作,避免两地分居;再者,两家人都在县城,都是本地人,以后走亲戚方便。最重要的应该是经济方面的,女孩子家位于县城城郊,家里没有男孩子,父母有自己的宅基地。随着县城规模往这边发展,这片土地肯定会升值,如果谈成,以后弟弟不管是回县城发展还是养老,都不会成为问题。可见,随城市发展带来的城郊土地的升值能成为达成婚姻的一项重要的砝码。

    就这样,在两家父母都认可的情况的,两个年轻人开始了联系。最开始是通过中介人告知对方的QQ号码,两个人先通过网络相互了解一下。两个年轻人通过QQ聊天的方式交流了大概4个月左右后,两个人互看对方的照片,也逐步开始了电话联系。在这种半虚拟的交流方式下,其实都给对方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中秋节的时候,弟弟通过网上购物给女孩子送了一份礼物。看这个情况,两人的关系还是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于是就有了春节假期期间的一系列事件。

    首先是弟弟今年延长了自己的假期,前后大约有12天,也就是想在春节假期里能和这个女孩子好好谈谈。所以回到家的第一天晚上,就约好两人见面,方式就是弟弟去她上班的地点接她下班,送她回家,她家与我家住在同地方,两家距离不超过200米,所以也算是顺路,也不麻烦。女孩子本来答应的好好的,九点钟下班,老弟在家里七点就开始整理自己了,把自己打扮了一番,满怀期待的提前半个小时出门了。结果却很糟糕,弟弟在女孩子上班附近等等一个多小时,当晚却没有见到那个女孩,女方失约了。这初次见面就给他泼了一大冷水。第二天,母亲等弟弟一起床就开始打听昨晚约会的情况,他很无奈的把自己的遭遇诉说了一遍。母亲听了也有点小激动:怎么回事了?难到女孩子心里还有其他男孩子?或者她不喜欢儿子?害羞?她自己胡思乱想了一番后,想到了媒人——姨父。于是立马拨通大姨家的电话,把弟弟的遭遇跟他们通报了一番,希望通过媒人帮忙了解一下昨晚的情况是怎么回事。事情很快有了解释:昨晚店里老板下班后临时请所有职工吃夜宵,女孩不是故意失约的。

    弟弟由于第一次约会被放鸽子而不愉快,随后两天都没怎么主动跟女孩子联系。这两天我们姐弟俩都忙着拜访自己的家里人。第三天,在五叔家拜访时,姨父突然打个电话来,让弟弟马上到他家里去。事后才了解到,那天女孩子的父母刚好来姨夫家,于是就把弟弟叫过去,让他们看看这个差不多跟他们女儿联系了半年的男孩子。见过真人后,女方父母心里更踏实了,表示支持双方进一步发展,姨父顺势提议说让两家父母也一起见个面,由男方请客。当天晚上,在姨父的安排下,男女双方两家人,再加上媒人姨夫一家人,三家人就在附近的烧烤店里一起吃了顿夜宵。在桌面上,毕竟是从未谋面的两家人,也不知道要聊些什么,主要姨夫在中间打圆场。只是在夜宵快结束的时候,母亲把自己的最主要的想法专门说给女孩听听:就是希望如果谈成后,女孩能够跟随弟弟,到弟弟所在的城市找份简单的工作,目的就是希望两个人能在一起奋斗和生活,避免异地恋和分居。夜宵散后,大家回家都是同路的,于是弟弟还专门跟女孩的父亲边走边聊,主要还是想让她父母多了解一下自己。两个年轻人第一次见面就是在这么多人的陪同下,场面确实大了点,女方家的两个女孩子都表现得比较内敛,在桌面上既没说什么,也没吃什么。

    两个年轻人的第一次正式见面就这样结束了,原本以为他们接下来会有更多的接触,但事情的演变却偏离了预期的方向。夜宵后的第二天已经是农历29了,虽然街上店铺都基本关门,但弟弟还是主动短信约女孩子一起出来走走,原本想两个人单独聊聊天,没想到这第二次主动又被拒绝了,女孩子的理由是第一天放假,想在家里好好休息一下。大年三十,县城的公共场所肯定是冷冷清清的,大家都回家过年,自然也不适合约会。于是,等到大年初一,大年初一是我们这地方专门拜菩萨的日子,信菩萨的家庭基本上都会到县城里最高山上——飞山寨的庙里去拜菩萨。这天的天气特别晴朗,阳光明媚,南风徐徐,于是弟弟再一次约女孩子出来爬山,很不巧的是,女孩子自己家里人也准备去集体去爬山拜菩萨,老弟第三次被拒绝了……连着几次的主动都被女方委婉拒绝,弟弟也就没有多大的耐心了,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不能老拿自己的热脸贴人家的冷脸”。此后几天,弟弟就没有主动联系女方,直到初八离家的前一天,女孩子主动来短信,问他是不是第二天要回去上班了,准备见一面,道个别。弟弟答应了,因为女孩晚上要上班,所以两人约好还是等她晚上下班后,老弟来接送她。这次出门,弟弟就没有第一次约会那么兴致勃勃了,只是简单的把自己整理一番。出门前,他征求了一下我们要不要送女孩子东西,他说他其实已经准备好了的。但是,春节期间三次的主动都被拒绝,他心里已经没有什么期待了,也许是他觉得女孩是以这种方式表示拒绝做男女朋友,但我们几个姐妹还是觉得既然人家主动约你出来道别,那还是比较讲情谊的,况且自己也已经准备了,那就送给人家,男孩子不用那么小气,做不成恋人,还是可以做普通朋友的。于是,弟弟就拿着自己从云南带回来的一条手链,作为小礼物带在身上平静地出门了。

    这一次,双方就没有失约了,不过时间很短。从弟弟出门到回家仅仅不到一个小时。弟弟晚上八点半出门,等女孩子九点下班,然后两人一起走回家,大概就是这么简单的一次见面。回来后,当我们再一次询问结果时,他平静地说:“没什么啊,就这样了。”我们都知道就是没有下文的意思了。母亲又开始着急了,弟弟这才把自己心里的真实想法告诉母亲。他自己是希望找一个对他事业上有帮助的女孩子,而且,就在年前为期两个月的云南出差过程中认识了一个同行的女孩子,他自认为双方都有好感,应该是有机会的,还把女孩子的照片给我们大伙看了一下。弟弟这招一出手,母亲就盼盘问起来了:哪里人、年龄、家庭情况等等……弟弟的这次春节的相亲就这样在下次的期待中悄悄结束了。

    从整个相亲的过程来看,这种以媒人为中介,双方父母共同参与其中的相亲模式,对于交往双方个体产生的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由于媳妇、女婿都是父母自己亲自审核的,如果两个年轻人最终能谈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代际之间和两家人之间的矛盾,那就真是两个大家庭皆大欢喜。但是,在当代这样一个凸显个人主体性的社会,个体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双方父母介入太多,或者在不恰当的时间和场合介入,反而会给个体增加压力。

    从挑选相亲对象的标准来看,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殊要求,但我们还是能够找到双方父母之间的一些共性:比如,他们都更愿意接受本地范围内的婚姻,女方嫁本地郎是父母考虑的是子女留在身边在自己年老后能有人照应,所谓远水救不了近火,女儿嫁的太远,就算当女儿的有心但也不能及时解决年迈父母的需求。男方娶本地媳妇,则可以通过姻亲扩大的自己的社会关系甚至是提升财富。还有,与年轻人相比,父母首先考虑的长远的预期而年轻人则首先考虑的是个人在交往中的体验。而这次相亲之所失败,很大程度上应该是男士没有下定决心,从弟弟最后一天透露出的消息来看,他其实已经有更适合自己追求的对象了,所以对这个女孩子,虽然用心,但没有决心。可见,在前期这种半虚拟的交往方式下,双方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进行再选择。有时候选择的空间多大,给双方的犹豫的空间就越大,成功的可能性也就会大大降低。

    从相亲的中介人来看,在现实生活中的相亲往往是由熟人担任,他主要的任务就是为两家人搭桥牵线,当一方遇到困惑而不方便直接跟对方交流沟通的时候,就可以通过媒人来间接了解情况,比如弟弟第一次约会被“无缘无故”放鸽子,就是由姨父出面协调的。在小县城里,一般没有固定的职业媒人,充当媒人的往往是两家人亲朋好友的交集者。双方愿意接受共同熟人作为媒人,实际上是寻求一种信息对称和可靠的保障。

    传统意义上的相亲,是在媒人的安排下两个互不相识的年轻人第一次见面,在较短的时间里简单地相互了解。如果觉得可以,就等于是“一面定终生”,如果不行,两个年轻人的联系到此为止。但是,从弟弟的这次相亲事件来看,当代人的相亲增加了很多现代性的因素。比如,在两人正式见面之前,两个年轻人通过现代科技:QQ、微信、电话等方式已经有一些沟通和交流。这种虚拟空间的交流是非常重要的,首先,两个年轻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了解双方能否产生一些共同的话题和语言,在一个强调沟通或者说互动的现代社会,夫妻间的有效互动是维持婚姻的一个重要的机制。其次,这一代人的相亲,虽然还是以结婚为主要目的,但也不乏有广泛结交朋友、扩大自身社会关系的主观目的。相亲的两个年轻人可能最后没有成功地走进婚姻,但是可以成为朋友。

       

                                                 2014213

                                                      

  • 进入专题:2014年春节回乡记
  • 责任编辑:sn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