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碧颖:清水情

     

     

    不知不觉间,春节又一次到来了,我也又一次从武汉回到了家乡。回头看看,从高三毕业离开家乡到武汉求学,在武汉与家乡两地间的往返也有了五年多的时间。每年放假回到家乡,心态都是不同,时间的流逝的确改变了我们的心思,从一开始对大城市充满着新鲜好奇到后来越来越想念家乡,思念亲人,我感到自己对家乡的感情越来越浓。小时候向往大城市的繁华多彩,一心想长大后离开家乡这个小城镇,而如今回到家乡才感到格外安心,没有喧嚣,没有聒噪,养育自己的那一方土地才是心中所依恋的。可以说,家乡是我们每个人心中的一个情结,平静而厚重。

    每次一回到家乡,我总会先到大坝下的江边去看一看,这次也不例外,在那里可以直观感受到家乡的新面貌和新发展,现在的江边变化很大,修建起了平整美丽的江滩,阶梯雕塑、绿树草坪环绕其中,新建的大桥横跨江面,连接新城区与老城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站在岸边,我不禁怀念起幼时江边的景象,那时的江边还是一大片石头滩,儿时的玩乐时光很多都在这一片石头滩上进行着,在没有被电脑电视充斥的日子里,这片清水给了那时的孩子们最大的乐趣。而如今,岸边的所有景象都变了,随着家乡近几年发展步伐的加快,人们的生活环境逐渐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高楼建起来了,特别是沿河两岸,不少小区楼盘正在修建,各种商铺云集,江边成了最为繁华的地段。从前,对于家乡的变化,我总有着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希望家乡发展得好,人们的日子过得更舒坦,另一方面担心会影响到自然环境,因为家乡水资源丰富,水利水电是带动经济的重要支点,之前一直依靠重工业项目为主,高污染高耗能。但是后来水库被确定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为了解决污染问题,政府进行了工业结构的调整,关停了一批高污染的重工业企业,同时引进绿色轻工业企业,如农夫山泉等。这次回来,我发现家乡现在正在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产业,过年期间我去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库区旅游中心港,这一项目主要是水上旅游,集合了休闲、度假、餐饮、生态居住、养生等元素。这一系列变化反映出了对生态环境的逐步重视。我想,对家乡来说,环境就是生产力,首先要使自然环境得到最大的保护,进而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毫无疑问,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是必要的,但周围的景物再变化,只要那一片清水不变,能够像以往一样清澈流淌着,或许才能反映出最好的成果

    这次回家,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则是小家里发生的事情。今年比较特殊,过年的一个星期几乎每天都在医院度过,因为外婆身体不好一直在住院,而平常在外婆身边的李姐因为被子女接回老家过年而暂时不能照顾外婆饮食起居,所以由子女们每天在医院照顾外婆。说起李姐,是在七年前来到外婆家里的,那时候外公已去世一年,外婆身体不好,儿女们平常上班怕老人独自在家时发生状况,便托人从乡下寻了李姐来到家中作全职保姆。李姐的孩子们都在外地打工,她自己孤身一人呆在老家,来到外婆家后,李姐除了每日负责三餐,其他时间也一直陪着外婆,看电视聊天,在小区院子里走动锻炼,当外婆身体哪里不舒服时李姐会及时通知儿女,七年间外婆大大小小病了很多次,李姐一直尽心尽力,不管是在医院陪床还是在家中照顾都很是负责。

    李姐刚来的时候快六十岁,现在已经六十七了,听妈妈说,李姐的子女今年表达了不想再让李姐做这份工作的意思,一来李姐年龄大了身体偶尔也有小毛病,二来子女们这些年在外打工赚的钱也不少,想把李姐接回老家生活。但是李姐在外婆家呆了这么些年,外婆对李姐的依赖已经很深了,什么事都离不开李姐,甚至儿女在身边陪伴时都不如李姐在旁边时来的安心,李姐做事情离开身边几分钟都会赶紧问身边的人李姐到哪儿去了,家里人也逐渐把李姐从“外人”慢慢当成了“自己人”看待,给外婆买新衣服时会顺带着给李姐买一件,过年过节也会给李姐红包表达心意,平时生点小病会及时带她去买药,大家都很感激李姐对外婆尽心尽力的照顾,儿女们虽然都在家乡,但因为工作原因不能每时每刻陪着身体不好的外婆,只有晚上下班和周末时间才能去看外婆,平时有了李姐负责的照顾让家人们都很放心。而李姐现在之所以还在做这一份工作,绝大部分原因也是感情上的动机,不是金钱上的驱使。面对儿女想把她接回家赡养的想法,她说自己身体现在还可以,没有大的毛病,还是多呆两年再回老家去。她知道外婆现在很难离开她,她要是走了一时半会是不会找到合适的保姆的,毕竟她最了解外婆的生活习惯和身体情况,每天什么时间吃什么药和食物,穿衣洗澡等大多都是由她来一手照顾的。我想,在外婆家呆的这些年,她对外婆和这个家也产生了一定的感情,或者说一定程度上的归属感。

    李姐来外婆家之前,在老家的屋里住着,老伴去世得早,儿女们带着孩子在外打工生活,一年难得回老家几次。她六十岁来到外婆家作保姆,在年龄上也是老年人了,开始之所以同意来做这份工作是因为她一方面想的趁自己身体还好赚点钱给子女,一方面是觉得在老家待着也没事,有合适的事儿就过来试一试看,没想到这一来就来了七年。七年里,除了每年过年回老家呆一个星期,其余的时间里都是在外婆家呆着,她和外婆及家庭成员的感情也在慢慢加深,她对外婆的精心照料家人们看在眼里,她在家人心中的位置从一个外人的角色渐渐向自己人角色过渡,同样的,家人们对她的好她也记在心里,对自己的工作她尽心尽力,和这个家产生了感情,和外婆现在更像是亲人关系而不是雇佣关系,是一种老年人之间的相互陪伴,所以在儿女们提出让她回老家对她进行赡养时她坚持再多呆些日子陪伴外婆。这样的真情让人感动,同时这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也给予了我更多的思考。在一个快速发展,人际交流日渐网络化、虚拟化的时代,真情的流露变得难能可贵。另外,在人们慢慢走近暮年的时候,情感上会发生一些波澜与变化,老人可能随着老伴的去世或者其他原因,内心变得更加敏感与孤独、空虚且缺乏认同感,生活和心灵上都需要更多的陪伴,在这个时候,子女一定要及时关心老人,常回家看看,老人需要不仅是物质上的关心,更多的是在精神上的关怀,我们要怀着感恩之心,对待亲人、朋友和关心我们的人们。

    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很明显,养老问题在我们这一代独身子女中会更难解决。单从家乡的情况来看,我的身边绝大多数都是独身子女,而在我的同学中,已经工作的有一大半都没有选择在家乡就业,在外地工作的大部分都表示没有回家乡发展的想法,说到底还是觉得家乡太小,没有足够的发展机会与空间。就这个问题,我在这次假期的同学聚会上问了几个在外地工作的同学,他们要么说现在还早以后再看怎么解决,要么说在外地打拼稳定后把父母接过去一起生活,还有离家乡比较近的则说每个月会回去看望父母。面对他们的回答,给我的感觉是他们现在还比较没有这方面的困扰与考虑,毕竟这方面的压力还没有明显出现,但再过几年随着父母迈入老年,问题会慢慢凸显出来。另一方面来看,这种家庭结构的变化也在驱使着社会式养老即各种养老机构的发展与摸索,或许,家庭养老与社会养老适当的结合才能解决这个问题。不管怎么说,珍惜陪伴亲人的日子才是最重要的,所以在家的日子里,我很珍惜和家人团聚的时光,在家里做力所能及的家务,跟爸妈分享在学校发生的事情,看望多日不见的亲人,春节在家乡的日子让我更加体会到自己对家乡与亲人的感情,这种感情是无法割舍的。也许我们会为了自己的前程跑到很远的地方,但一定不能忘了最初的故乡,因为那里有养育我们的一方水土与亲人,对家乡的依恋是对亲人的牵挂,对故土的感恩。

    我想,无论身在何处,我的心中总会有那一江清水,对我来说,那是故土的标志,是思念的源泉。家乡教给我的,有清水的澄净与包容,也有厚重的珍惜与感恩。

     

    张碧颖:硕士生,湖北丹江口人。

  • 进入专题:2014年春节回乡记
  • 责任编辑:sn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