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董帅鹏:说面子

     

    家乡是什么?有人说家乡是当你在的时候就像个牢笼,你总会找尽各种原因离开那里;家乡还是当你不在的时候就像块圣地,有着类灵魂的牵引,让你无比神往,一直期盼早日“告老还乡”。也有人说家乡不过是生你养你的地方罢了,我想家乡应该不仅仅如此,它应该是每一个游子身体灵魂的一部分,一直在血液中流淌着。其实对于我个人来说,家乡更像是记忆中的味道,不仅仅是那块土地,也不只是一条条小溪。

    在异乡追梦的我,由于有读书会这个大家庭,所以我跟“游子”这两个字也就扯不上半点关系,但离家在外依然有份浓浓的思念在心头。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穿过,我搭上了回乡的列车,家乡的味道油然浮现,高速列车驶过一片片田地,也许是景色平淡无奇,根本无心抬头望望窗外,只愿列车加快前进。唯独列车行驶在家乡的大地上,即使依旧是看不完的田野,却显得无比的亲切,只愿多看几眼,从中发现一些改变。这一刻,有一种莫名的敬意油然而生。

    经过了几近一天的颠簸,终于回到了家。其实对家乡的感情,家所在的村庄更像是最好年份的陈年老酒,又香又浓,那种味道才能回味不绝。我们村取名河湾村,不过,河流的存在事实也大多是听长辈们讲述得知的,曾经它哺育着大片的桃园、苹果园,早已灰飞烟灭,没剩下任何蛛丝马迹。回想起来,小时候村里的一条沟壑很深、水流很小的“河流”应该算是遗迹吧。对于村庄而言,我最熟悉的无疑是家家户户青灰色的瓦房,近几年很少在家,每年回去村庄都会有很大的变化,特别是近一、两年,村庄曾经的中心地带风景早已不在,儿时玩耍的地盘也无影无踪了,曾经走过无数遍的小街小巷更是不堪入目,变得杂乱无章、杂草丛生;曾经的砖瓦房更是如玫瑰一般不是凋谢而是干枯,它被如今的分布村主干道两旁的亮色楼房重重包围,俨然有点小康新村的样子。针对村上的变化,我也询问过母亲,村上越来越多的家庭从曾经的“村中心”搬出来,而且对房屋建设变得如此的近乎奢侈,据我了解这些人家家庭经济条件也不是特别好,更不解的是了解到我们村是第二批要拆迁的村庄,而且第一批拆迁已经在进行了。母亲跟我解释说:“不都是为了面子啊,看着房子盖的挺好,其实就是为了不比村上别家的差,你盖得好,我就要盖的更好,这样才能压气。不过大多也是靠亲戚朋友东拼西凑,盖完之后欠一屁股债。只求站在人前感觉自豪。”还有母亲跟我说越来越多家庭搬到街面上,这样能够更好的处理与村民的关系,不至于单独居住与大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远,有什么事情相互之间更是可以帮助一下。这里不仅是“面子”的问题,我想也很受“村民关系网”的影响。其实这些变化也很容易明白,在这样的一个关系网络中,很难有人能够不去顾及自己的面子。在村庄中生活这么久,就像母亲说的那样在村上做人难,其实就是在这样熟悉的甚至是以血缘为基础的小社会中处处要考虑面子问题。虽不能说为了面子而活,但也是被面子“牵”、“挂”一生。结合我个人的亲身体会,谈一下“面子”,看它到底为什么是如此般被看重。

    分田到户之后,原来的生产队、生产小组变成了现在的行政村、自然村,也难怪总是听到上年纪点的老人依旧说生产队。我所在的自然村分为56713组,其中5组以田姓为主,67组以郭姓为主,13组除一家姓李之外全是董姓家庭,村庄总共一千五百多口人。在这样的村庄中,住宅又是相互积聚在一起,用村上人的话就是说低头不见抬头见,彼此之间相互了解,甚至有一家庭刚发生的事情,马上全村人就都知道了,更有甚至自家发生的一些事情都差不多忘记了,村上人却能一一述来。另外,从姓氏上我们就不难发现血缘关系在村民关系网络中依然占据着很重要的比例,而且大家又是从以前的生产队集体被划分在一个村的,也还存有一些潜移默化的“契约”,其实更直白点说它更像是祖辈传下来的传统共识。这样的村庄我想它应该完全存在于“熟人社会”的界限之内吧,所以说面子有时可大、可小,但是你不给面子确实是不行的。

     

    面子很重要

    一说红白喜事。在村上,红白喜事应该算是相当重要的事情了,它不仅是本家血缘关系网络的事情,而且还会是新关系网络的搭建。由于近几年村上白事办理不再像以前一样大操大办,更多的选择简化过程,这种情况与几年前“行政”火葬不无关系,但是也不乏有些家庭在安葬老人的时候专门花钱雇人来哭灵,这样显得更像是“风光大葬”,说来说去也是图个面子。再来说说村上的喜事,现在可是场面越来越大、越来越隆重,过年回去就赶上一家办喜事,村上去给礼钱的人家真多,当天办了十九桌酒席,办喜事那家自然感觉花钱也高兴,儿子结婚场面大,说明自家人员关系好,赚足了面子。其实场面大也是在村上地位的一个表现,许多人家去捧场,当然也是给他家面子,等到自家有事的时候,人家就来捧场,这像存钱一样,也是在储蓄“关系”和“面子”。

    二说平日打招呼。城市的大街上人来人往,但是这些人对于彼此来说就是陌生人,就算聚在一起也只能算是“临时群体”,彼此之间并没有融入到相互的关系网络中,而在“熟人社会”的村庄里,大家见面相互打招呼自然是平日里最普通平常的事情不过了。别小看就是一句话的问题,它也与面子有关,如果是生活在农村一定会有切身感受的。假期我的经历让我颇有体会,刚回到家里,村上一个年长我的村民骑着车给我打招呼,恰巧刚有邻居一婶婶给我打招呼,扭头给婶婶说话时没注意到他给我打招呼,一会他从家出来,我给他打招呼时看着他怪怪的,这时他跟我说:“刚给你打招呼怎么不理人呢”,此刻我明白为什么了。虽然这只是一个小事,但是也能说明在熟人社会里你要学会打招呼,不然很容易让别人感觉不给面子,所以说面子大要给,面子小也要给,这就叫做事小面子大。

    三说村民之间的人际交往。村民在村上的人际交往圈可以说是以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为纽带建立起来的,正是由于大家都相互熟知,每个人才会如此爱面子。在这样的“小社会”中,村民之间的交往自然频繁,在农闲时,村民之间的交往会更多,在交往过程中也就少不了涉及面子问题了。有时候不注意说话场合就会让别人失去面子,有时候一不注意就会做些让别人掉面子的事情,因为这些小事情更是让人大动肝火,更严重的就因为这些事情互相断了来往。我记得曾在几年前,村上的一个五保户在给大家发烟抽的时候唯独没给一个人发,大家还以为是他漏发了提醒他,结果他的一句话让大家笑哈哈,他说:“上次他发烟,那么多人他都给了,就把我隔过去了”,这就让人明白是为什么了。在相互熟悉的、关系网络错综复杂的农村里,他不像城市生活一般,所以要注意面子,不然哪天你就会丢面子。

    通过上面几件事,可想而知在村民生活中面子是相当被看重的,但是它一直如此吗?其实也是在慢慢变化着,面子不再像以前被那般在乎着,只不过这些变化暂时是有限度的,所以不能就因此说面子不重要了。下面再来浅谈一下这种变化。

     

    面子出现“贬值”

    一说婚姻观念的变化。在村上这几年出现了很多对“少年夫妻”,是因为他们年龄很小,远不到法定结婚年龄,最小的甚至只有十四、五岁。难道是父母逼婚?这当然不是,其实是奉子成婚。这几年以前村上结婚的基本也要到十九、二十岁更不要说奉子成婚了,那时候要是出现这样的事情,必然是村民指东指西、窃窃私语的对象,而且家里面人总感觉很没面子,甚至会躲在自家院子里很少出门,害怕看到别人的眼神。现在不同了,奉子成婚不是没面子的事情了,变成了双喜临门的幸福事,不再怕别人指指点点,即使有人还会说起,但大多都习以为常了。村上很多人就会说面子值几个钱,手里有钱、过得幸福,这才是面子。

    二说再说红白喜事。上面已经说过红白事在办理的时候都还是挺讲面子的,到现在依然如此,但是我在与家人、村民交流中也发现了一些变化。以前大家很重视相互来往,其实大多血缘关系以外的村民就是互相给个面子,但是现在,特别是年轻一代,省去了很多的来往,红白喜事该送的礼钱不送了,以前为了以后自己办事的时候也有面子,现在倒是不太看重了。如今村上办喜事,除血缘关系关系圈之外,场面大不大在于你在村上的地位,其实无非就是钱、权、声誉的问题,这些人不图回报“面子”,更像是计划礼钱,考虑的其实是等到自己有困难的时候别人可以帮一把。所以也就会有一些家庭的喜事支持者减少,有一些村民不再过于在乎这层关系上的面子,也有一些相对有钱的家庭准备搬离村庄自然也不会再那么在乎这层面子,这些人大部分认为钱还是放在自己口袋里更好,所以自然也就有关系网络开始破裂。

    其实从面子在村民眼中很重要到慢慢开始“贬值”,它并不是无原因的。这样的熟人村庄是一个血缘关系为基础并有着共同的“契约”,但是改革开放一声巨响打开了希望之门,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给农民带去了土地,全国各地农村开始绚烂多姿,不再像生产队时期的按人头挣工分的“统一收入”,也使得贫富差距成为了可能。从此之后,村民不用再被捆绑在土地上,他们拥有更多的自由,但是土地依然是主要的家庭收入来源。直到2005年左右,之前出去打工的人一下子成为了“富人”,引起了村民的外出打工热潮,村庄大多男性青壮年赶着潮流走了,有的甚至举家外出务工,越来越多的人在外面建立自己新的关系网络,由于长期在外村上关系网络疏远。外出务工者挣钱后在村上盖新房,但是出现了老人住新房的现象。越来越多外出打工者带回来了全国各地的新文化,在村上不断传播,有的也逐渐被接受,但是也使得越来越多的村民变得更在乎钱财,关系网络的维持时断时续。外出务工者与留守在村上的村民的关系逐渐不再像以前那样厚重,面子就越来越不被顾及。所以说到底这些面子都是生长在关系网络上的,关系网络的破裂必然使得“面子”无处生根,当然也不可否认被外出年轻人带回的外来文化在不断冲击着原有的地方性共识,使得村民关系网络发展走向“畸形”,本来熟络的社会也就渐渐的沾染上了陌生的颜色,曾经的心照不宣变得各有目的,大家为了生活各自奔走着,就连血缘关系网络也在慢慢淡化,在这样的“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叫不上名字的“某某人”,试想这样的“熟人社会”都在逐渐成为记忆,面子怎能不贬值。

  • 进入专题:2014年春节回乡记
  • 责任编辑:sn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