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着力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示范点
    2012年我市“两化互动、统筹发展”工作综述
    村民自主决策房屋修建风格 刘朝伟摄
    “一线一品”吸引游人 资料图片
      2012年8月27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正在播出《农田里的职业经理人》,节目对我市创新建立“1+4”现代农业发展方式及实践运用情况进行了专题报道。此后,该节目又被农业部在黑龙江省召开的全国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现场会上展播。崇州统筹城乡发展的经验首次进入中央电视台,这是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一个缩影。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

      在2012年,我市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城乡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试点、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都市现代农业“一线一品”打造、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改革等工作为重点,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在城乡规划统筹、城乡产业统筹、城乡管理统筹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陈昌智、全国政协副主席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等国家、省、成都市领导纷纷到我市调研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情况,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在成都市去年年度评比中,我市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改革、都市现代农业“一线一品”打造等工作名列成都市三圈层第一名,牵头目标总分名列三圈层第一名;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统一户籍制度改革等工作名列三圈层第二名。

      确权颁证继续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去年初,按照成都市的统一安排部署,我市扎实开展了除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和林权以外的其他土地及资产(自留地、林盘地及其他建设用地、未利用地、集体房屋等集体资产)的确权颁证,进一步巩固确权颁证成果,并按照“五个一致、应确尽确、程序规范、群众满意”的标准和要求,扎实开展了确权颁证查漏补缺、复核纠错工作,做到了“应确尽确”。全市共有3007个村民小组开展了股份量化工作,3462个村民小组形成了“长久不变”确权决议和方案,3453个村民小组确权决议通过审核备案。

      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农村产权流转交易体系,我市建成了市级产权登记机构4个、乡镇产权管理机构25个、村级产权服务点231个。通过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审核办理农村产权流转交易3243宗,金额23175.28万元。同时,我市还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农村产权常态化管理体系,完善农村产权变更登记操作流程,受理农村产权变更登记6196宗,变更登记办结率达100%。我市还建立了成都市农村产权仲裁院崇州联络处、乡镇农村产权纠纷调处站等农村产权纠纷调处机构,进一步健全完善了农民财产保护体系,确保各类农村产权纠纷得到及时有效的调解处理。全年受理农村产权矛盾纠纷97件,农村产权纠纷的法律援助覆盖率和办结率达100%。 

      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试点取得新成效

      去年,我市继续运用确权颁证的成果,继续深入推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试点工作,确定桤泉镇、集贤乡、隆兴镇为试点乡镇。通过一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在生产要素自由流动试点工作方面取得了新成效。

      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农村建设用地自主开发的途径。桤泉镇群安村“荷风水村”项目完成公建配套和基础设施建设,已入住142农户。桤泉镇中和社区、灵通村在建设“胡碾小区”农民集中建房项目中,跨村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向成都农商行崇州支行申请4200万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通过信贷审查,230户农户自建房开工建设,其中已竣工213户、入住82户。桤泉镇千功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按照“产城一体”思路,与桤泉场镇新区同步开发,引进成都慧田投资公司,计划投资1亿元整体打造。集贤乡文锦社区“集贤源”农民集中建房整理项目引进成都集贤源公司实施,计划投资3240万元,规划建设181户,已开工建设67户,其中竣工55户、入住51户。

      进一步提升了“1+4”现代农业发展方式。我市继2010年在隆兴镇黎坝村、桤泉镇生建村开展土地股份合作社试点以来,在总结提升经验的基础上,按照“搭建平台、农民自愿、科学种田、保护耕地、粮食高产、持续增收”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土地股份合作社,推动粮食生产规模化经营。去年,通过村组干部会、群众院坝会、张贴公告等形式,我市强化了对土地股份合作社的宣传培训力度,完成了全市21个乡镇141个村以水稻规模化种植为主的土地股份合作社组建工作,入社农户达3.36万户、入社面积达8.12万亩,加快了农业分散经营向规模化、集约化经营转变。

      加快推进了农村产权抵押融资力度。全年我市共完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抵押融资2宗,贷款7800万元;林权抵押8宗,贷款990万元;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20宗,贷款449万元;农村房屋抵押12宗,1045万元;农村房屋担保贷款58宗,4070万元。

      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更加规范

      围绕2012年实现“四个有”的目标,我市按照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常态化建设的要求,进一步夯实了“六步工作法”,将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民主决策管理机制常态化建设引向深入,在发动群众广泛参与村级公共服务项目提议、商议、决议、评议的过程中,积极推进了村级公共服务水平和村级民主机制建设的提档升级,民主管理决策常态化运行机制更加完善。

      去年11月28日,我市召开全市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改革工作会,提出了“两上加快(加快消化账面余额、加快项目实施进度)、两个强化(强化项目预算和质量监管、强化项目运行和资金使用监管)、四公开(民主提议公开、项目公开、项目完成情况公开、网络平台公开)”的要求。制定出台了村改项目中村组道路和渠系建设的质量技术标准,实行群众民主监督和纪检监察“双轨运行”,项目建设管理和质量水平稳步提高。全市231个村(涉农社区)通过备案村改项目1673个,投入资金总额10438.45万元。其中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达到708个、社会管理类项目845个、文体类项目102个、农业服务类项目18个,截至去年11月30日,全年已实施项目1188个,使用专项资金6751.55万元。

      “一线一品”打造开局良好

      2012年,我市紧紧围绕光华大道——大双路示范线、龙门山川西旅游环线示范线建设,以沿示范线两侧纵深不低于1公里为重点区域,坚持整村整组打造,着力把示范线率先建成都市现代农业集中连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典型。

      在两条“一线一品”示范线的打造中,我市以都市现代农业和乡村旅游业为切入点,沿示范线打造集中连片的农业风光。编制完成全市都市现代农业“一线一品”打造实施规划,规划成果受到成都市统筹委、农委、规划局等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出台了“一线一品”打造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奖补政策,引导沿线群众按照“一带一区二园”布局打造光华大道——大双路优质粮油示范线,按照“一带一园三基地”布局打造川西旅游环线特色景观苗木示范线。

      目前,两条示范线沿线已按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案完成定位产业作物种植62925亩,其中龙门山川西旅游环线示范线完成定位产业作物种植21430亩;光化大道——大双路示范线定位产业作物种植41495亩,初步形成了都市现代农业“一线一品”的鲜明特色。桤泉千亩红提基地、千亩荷花基地和三郎镇万亩樱花基地等新推出的示范点位受到成都市相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经过近一年的努力,我市“一线一品”打造取得了良好的开局,光华大道——大双路示范线实现农业亩均产值1.11万元,龙门山川西旅游环线示范线实现农业亩均产值1.26万元。光华大道——大双路示范线全年接待游客123.5万人次,同比增长18.3%;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07亿元,同比增长18.7%。龙门山川西旅游环线示范线全年接待游客201.5万人次,同比增长18.9%;实现乡村旅游收入1.746亿元,同比增长19.2%。示范线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20.2%,高于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3.2%。

      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改革加快推进

      在推进城乡统一户籍制度改革工作中,我市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制定了完善的配套制度,优化完善了就业登记和失业援助制度,逐步施行城乡居民参保并轨,全市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67025人,其中并轨后新参保50370人。

      去年,我市启动了街子天顺社区20套农村保障性住房建设试点工作,把42户农村户籍居民纳入了农村房屋租赁补贴范围。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分别由家庭年人均收入2940元、2106元提高到3240、2436元。独生子女父母奖励金标准由原来的每人每月2.5元提高到每人每月5元。斥资7.5亿元对全市46所中小学校、32万平方米校舍进行改扩建。同时,在统一中职学生资助、城乡居民人身损害赔偿标准、退役士兵安置补偿和城乡义务兵家庭优待等方面分别制定了配套政策。(李远鹏)

  • 进入专题:关注《土地管理法》修订
  • 责任编辑:xzz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