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谈红十字危机,究竟是谁的错

               方明江

       “4·20”,中国的一个苦难日子。然而,时间并不定格于此。在灾后募集善款之时,“郭美美事件”再次走进人们的视野,红十字也因此再次被推倒了风口浪尖了。而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是商业竞争的手段、是捐款人防范意思的体现、是红十字的运行问题抑或是媒体的放大与“鞭尸”?这一切都在给我们带来困扰。

    我们一直在探知这其中的究竟。   

    一、商业竞争下的慈善事业

    红十字会民间基金之类慈善机构的关系,类似于国有企业与私营企业的关系。民间慈善模式还是商业慈善模式是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议题基于此,一场商业竞争便在悄然进行。因为中国红十字民间慈善在吸收公众慈善捐款方面的最大竞争对手如果红十字完好的发展下去,这对商业慈善模式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对郭美美“鞭尸”,无非就是在抗震救灾需要公众捐款的当口,让中国红十字会再次信誉扫地。虽然当今中国各类民间慈善很多,但良莠不齐,相当一部分还是非法的。因此,在商业慈善的理念下,有人将郭美美旧事重提,等于是为某基金争抢公众募捐提供了最强大的、现成的武器。

    当然,我并不没有同意红十字自身就不存在问题。因为,苍蝇是不叮无缝的蛋的。于是,郭美美正好成为切中中国红十字会软肋的杀手锏。

    二、媒体的“狂轰滥炸”

    我从来不反对媒体对“郭美美事件”的质疑报道,媒体本身的角色一就是时代的眺望者。但是,在报道的时候不能忽视新闻的真实,真实是新闻的灵魂。

    然而,在现实的报道中,意见总是大于事实,更有甚者是无凭无据的质疑。媒体这种报道方式确实是满足了受众,但是满足受众的需要就是对受众负责人吗,就可以让社会效益达到最优吗?答案显然不是。

    换而言之,其中不合理的报道就是活生生的对社会道德的挤压,将道德建设推向了另一个谷底。假如我们在做这么一个解释,为什么媒体怎么热衷与这个事件呢,其报道的目的就真的是为了民众吗,还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渠道呢?

    三、中国红十字会是官方的或者半官方的慈善机构。

    长期以来,中国弥漫着一种论调认为,凡是官方的都是坏的,都是体制问题的一部分,都是要改革的对象。

    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红十字的危机将更加往前推进。这种现象的表露在全世界上中国是独一无二的,为什么会是如此呢?在这里不做详细的分析谈论,权且把它看成是一种既定的现实。

    因为有官方的介入,所以民众就质疑,这其间有内在逻辑吗?是的,这里面不存在任何逻辑关系,现实中许多事情不一定是有逻辑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合情,但不合理”。但全社会大部分都在质疑红十字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把部分的质疑态度转化为理性的思考呢?

    思考什么呢?思考为什么红十字在中国是一个半官方的机构呢,为什么和政府搭上关系就会受到更多的质疑呢?

    四、一旦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的情感。

       “郭美美事件”没有出现之前,“红十字”在社会的公信力是权威的。这说明什么?说明了我们民众是有博爱情怀的,是敢于、乐于在“路上”行走的。而随之对“红十字”的质疑,又说明民众是珍惜自身监督的权利。

    而在现实中,“郭美美事件”将民众的负情绪一下推向了高潮,捐款人的自我防范意识在此刻也得以最大限度的表露出来,对自身所捐善款的去向有了前所未有的关心。而现实又没有一个完整的机制让每一个捐款人清楚的知道自身善款的去向,所以为了保险起见,干脆就放弃了红十字这个机构,转而寻觅其它慈善机构。所以在雅安地震的善款筹集之中,有些基金能够在很短的时间之内,筹集到几千万,而红十字却是廖无几文。

    无论危机引发的原因是什么,或者最后能不能解决这个问题,而最后受伤害的是那些本来能够得到帮助的人弱势群体。所以,无论是决策者在决策时,经营者在运作时、捐款人在徘徊时,请你不要忘记:我们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帮助有需要帮助的人。

  • 进入专题:最新社会思潮(二)
  • 责任编辑:sn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