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阳云云:特色农业史,小农辛酸泪

     

    笔者家乡R镇地处广西省桂林市兴安县辖区,位于桂林市与兴安县城之间,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型村庄。人均耕地约1.2亩,此外部分村庄多少有一些山地,因此人地关系并不是很紧张,大规模外出打工现象出现的比较晚。得益于桂林市的旅游开发,以及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桂林市的“绿色长廊”建设规划,本地一方面不断完善旅游业及相关服务业建设,解决了部分人口的就业问题;另一方面也在不断发展特色农业,因地制宜,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如荔枝、柑橘、葡萄、罗汉果等。旅游业的发展每年吸引大量游客来本地,也给本地的经济作物创造了市场,桂林市成为附近农业的重要市场。包产到户之后,地方政府也逐渐减少了对农业的指导和规划,因此,本地的农业逐渐走上了自发的市场化之路。而于此同时,随着与外界的交往进一步发展,尤其是两广贸易互动的增加,一些本地商贩也逐渐在广东开辟农产品市场,这一贸易关系的改善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本地的农业市场化。

    笔者家乡素有“南方吐鲁番”之称,该美誉源于上世纪80年代以来引进的葡萄种植。自引种成功之后,葡萄种植面积逐年增加,逐渐取代了集体时代柑橘在本地经济中的地位,而成为本地最重要经济作物。本文主要以本地的葡萄种植为例,透视本地特色农业与地方市场和地方农民的互动,以此启发思考农村小农生产所遭遇的困境。

     

    政府引导,初具规模

    分田到户之初,柑橘是本地的主要经济作物。集体化时代,柑橘已经颇具规模,而同时其他地方也大量种植柑橘,因此柑橘市场开始走下坡路。地方政府不断思考本地农业的出路。经过考察之后,发现相对于柑橘,葡萄种植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葡萄为藤本植物,比起木本植物来说,生长周期短,见效快,一般来说幼苗种下后,第二年可以结果,而如果效益不好,又可以迅速更换,因此葡萄种植称得上是“短、平、快”的发展项目,或许会更适宜本地的发展。于是,1986年前后,在地方政府的引导下,本地向外省的葡萄培育基地引进葡萄进行种植试验,并不断引进和推广种植管理技术。

    在地方政府的推动下,R镇最开始在集体的山地上建立了一个水果基地,种植了桃子、葡萄等水果。当时,全广西市场上的葡萄非常少,葡萄市场走俏,因此见效很快。当地政府寻思,山地比较贫瘠,在山地上种植尚且可以取得不错的成效,要是在相对肥沃得多的农田上种植葡萄,应该可以取得更好的收成。于是,一些大胆的农户响应政府的号召,在农田里试验种植葡萄,而同时,农技站也适时推广葡萄种植管理技术。嫁接、插种育苗等技术相继得到推广,这些技术的推广加快了本地葡萄种植规模的扩大。

    2000年前后,R镇的葡萄已经初具规模。在此基础上,桂林市政府相关部门提出,在桂林市辖区内沿公路建设“百里水果长廊”,R镇此时的葡萄种植已经达到一定规模,管理技术也比较成熟,因此以葡萄种植为主,沿途已经有多个葡萄种植基地。多年的探索,一些村民发现,适当的高成本投入不仅可以提高葡萄产量,更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减少管理成本。葡萄喜阳且厌雨,适合生长于年降水量700-800ml的地区,过多的降雨会会使葡萄的产量和质量受到影响。恰逢开花时节降雨,产量会受到严重影响;接近成熟的时候降雨,则会增加患病的几率,糖分的含量也会降低。桂林气候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降雨量大并且地表水丰富,其实并不是种植葡萄的最佳条件。在葡萄开花的5-6月份以及即将成熟的7月份往往降雨丰富,甚至会引发洪水,因此,不少果树因为降雨和洪水也减产,而过多的降水和地方的潮湿气候也导致葡萄患病率提高。不仅是农技站的技术人员还是村民们都在尝试各种方法应对这一问题,在多年的事件探索过程中也找到了一些应对措施。如通过挖沟将局部土地垫高,同时又便于及时排水;通过覆盖塑料薄膜而使葡萄避免遭受雨水侵袭。

    2003年,桂林市地方政府公开提出要通过改进栽培技术来改变葡萄的局部生长环境,使其更适合作物的生长,提倡进行简易避雨栽培。由于新技术经营成本高,一些农户对此持迟疑态度。为了增加农户的积极性,政府出台了一些优惠政策。与建设“百里水果长廊”规划相配合,当时提出优惠政策:凡位于公路附近50米范围内的果园,可以享有每亩200元的搭建塑料薄膜等成本费用补贴优惠。该项政策的目的在于以点带面推广更为先进的管理技术,同时也为提高葡萄质量创造技术基础。其目的也确实达到了,如今基本上都普及了,家家搭棚,改变了局部条件,管理更方便,节约了劳动投入、节约农药成本,同时也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延长了葡萄的成熟期,避免集中上市,也就保证了价格。

    此外,本地农户和政府也在不断引进新的品种,巨峰、京亚、黑峰等多个品种在本地得以推广。在众多的品种中,京亚、黑峰属早熟葡萄,后来京亚因口感更好而逐渐取代黑峰,占领了早熟葡萄的市场;巨峰属晚熟葡萄,然而产量高、口感更佳,并且上市时间长,因而逐渐成为本地种植面积最多的葡萄品种。

    正如前文所述,葡萄种植的特点是“短、平、快”,因此很多农户不断根据市场行情调整种植品种,同时也在不断寻找质量更好、收益更高的葡萄品种。2008年以来,不少农户也引进了青提和红提。这些新品种的引进不断改善了产品结构,更利于本地经济的发展。

     

    不成规模的“大规模”生产

    如果说上世纪80年代至2000年前后,R镇的葡萄种植和迅速推广过程都一定程度上有地方政府的干预和引导,那在这之后,尤其是税费改革之后的葡萄种植行为则更多的是农民的意志,是作为小生产者的农户根据对市场的初步判断而从事的生产行为。然而正是在政府退出、相关技术部门的技术指导更加缺乏的情况下,农户种植葡萄的积极性更高,每年都有农户新开垦农田而种植葡萄。然而,无组织、无规划,仅仅凭直观观察去追随市场的脚步却成为这一时期农业生产行为的重要特点。

    2002年乡镇体制改革时,R镇与农业相关的五个站合并,原农业技术推广站、机械化推广站、农村合作经济金融管理站、物产站、水土保持站合并为一个大的农业服务中心。改制后成立的农业服务中心对农业的干预能力降低,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更少。税费改革之后,政府不需要向农民征收农业税以及农业特产税,因此相关部门对农业的干预积极性降低。不过此时,R镇的葡萄经营已经逐渐步入正轨,走上了自主发展的道路。农户自主决定是否继续从事葡萄经营,对于所种植的葡萄的品种也具有自主选择权。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葡萄经营在本地是一种可以自由“进出”的生产行为。

    沿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人们各自经营自家的果园,并且各家的经营规模都比较小。至2000年前后,一般一个四口之家最多只会将责任田中的1-2亩用来改种葡萄,而剩下一半以上的土地则仍然种植传统的粮食作物——水稻,以满足自家的基本口粮。然而,随着种植葡萄的农户越来越多,原来成片的稻田也变得零碎花,而人们也发现,农户种植葡萄的收益要高于种植水稻,于是更多农户放弃了种植水稻转而种植葡萄。20年来,葡萄经营成为R镇主要的经济生产行为,如今大部分农田都已经种上了葡萄。据估算,全镇人均葡萄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亩。不仅R镇如此,在桂林市其他一些乡镇,以及广西壮族自治区内其他城市也都种了大量的葡萄。各家各户的小农式葡萄经营无形中已经无形中构成了“大规模”的葡萄生产,并且这些都是无组织、无规划的市场行为。

    近十年来,笔者亲眼见一些村民的责任田不断经历着经营方式的变化,由原来排灌方便的稻田建设成葡萄园,之后又复垦为稻田,或者不断更换成其他的葡萄品种。

    唐大叔的一亩余田位于路旁,一条灌溉支渠从该田旁边经过,确实是一块灌溉方便的良田,特别适宜于种植水稻,然而由于水渠常年有水,该田地势也低,因此不利于葡萄种植。当唐大叔眼见着一些村民种植葡萄2年便收回了成本,并且获益颇丰,因此他也加入了种植葡萄的大军。秋收过后不久,唐大叔花了3个月的时间修整土地,又从其他村民那里购买葡萄苗,第二年春天便将树苗种下。由于对葡萄种植和管理技术不甚了解,他满怀信心和憧憬种下的葡萄却没有得到好的收成。到第三年,这些葡萄才零零星星结了一些果实,然而无论色泽还是口感都不理想。再过了一年,仍然没有取得理想中的收成。连续三年亏损,让唐大叔心灰,种植葡萄不仅没有什么收成,并且也使他家口粮没有很好的保障。最后,唐大叔将葡萄全部挖掉,又复垦成稻田。然而2年之后,随着R镇新的一批种植葡萄的高潮袭来,他又将稻田改造成葡萄园。

    R镇,像唐大叔这样不断更换农作物种植的农户不少,他们有的在种植水稻和葡萄之间摇摆不止,有的则是在不不停地寻找和更换新的葡萄品种,还有的是在葡萄和其他水果之间摇摆不定。尽管种植的作物不一样,并且作物品种更换频繁,然而有一些共同点:首先,他们尝试着紧跟市场走,因此频繁更换作物品种;第二,一直处于生产的高投入阶段,生产成本高,而收益低。

    紧跟市场步伐,因此,当他们发觉某一种产品可能大有市场、能够获得高于水稻种植的效益时,便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当遭遇挫折便即灰心,于是考虑更换品种。由于作物有其固有的生长周期,即便当年市场行情好,等到其种植的产品上市的时候,则又不知道那时候的市场是否依旧;缺乏适当的种植规划,绝大多数人们的自发种植行为具有盲目性,纷纷效仿,因此,虽然最近几年葡萄市场波动很大,但是葡萄的种植规模仍然在不断扩大。

    而另一方面,人们盲目跟风的行为又往往增大了市场的不稳定性,加剧了农业经营的风险。此外,频繁地更换作物品种,也意味着农业生产一直处于不断投入的过程。葡萄等果树是多年生植物,前几年投入大而产出少,而之后则进入衡产期,投入少而产出大。频繁更换作物品种,实则生产的成本极高。

     

    小农户、小商贩与大市场

    R镇的大规模葡萄种植历史已经有20多年,这些年来葡萄品种先后更换多次,种植管理技术也不断提升。然而,每年到葡萄上市的时节,便是“几家欢喜几家愁”。起初是因为一些农户经营管理不善,没有好收成;然而随着技术的提高,“谷贱伤农”的情况则时有发生。

    R镇主要有2次葡萄种植高潮,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在地方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该地一些农户开始试种并不断扩大规模。第二次则是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后,农业税、特产税的取消,农民的负担减轻。同时也意味着,他们种植葡萄的成本降低了,即便种植葡萄没有获得多少收益,这些付出也在他们承受范围之内。因此,税改无形中对农户种植葡萄有激励作用。

    R镇的葡萄种植规模不大扩大,至今大多数农田都种上了葡萄,而仍然种植水稻或者其他作物的已经非常少。据估算,如今R镇葡萄种植面积已逾5万亩,有的农户尚且保留一点口粮田,而有的农户则将农田全部改种成葡萄。即便按照保守的估计,亩产3000斤,一年仅R镇就能产出7.5万吨,可谓产量巨大。然而多年来,销售方式却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2000年前后,R镇的葡萄产量并不是很大,外地商贩仅在成熟高峰期才在本地收购,通过货车发往外地,主要销往广东省。平时主要是柳州、桂林本地的小商贩,用箩筐打包通过汽车、火车等途径运送部分葡萄到南宁、柳州、桂林等地零售。按照人们的预期,在2005年前后,巨峰葡萄的收购价是3/斤,以每亩3000斤计算,每亩可以获得毛收入9000元左右,而继第一年的投入之后,每年的化肥、农药等投入每年约在2000元以内。这样算来,每亩可以获得纯收入7000元左右。即便因为种植的人增加,葡萄跌价至2/斤,每年亦可以获得纯收入4000/亩,2-3亩葡萄亦可以获得超过万元的纯收入。况且他们相信,只要管理的好,每亩田的产量远远不止3000斤,而葡萄的价格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跌至2/斤。然而世事难料,到2010年前后,葡萄市场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葡萄的种植规模大大扩大,并且全国很多省市都种植葡萄,以前的潜在市场如今都变成了葡萄生产地,市场萎缩严重,而供给量却大大提高。

    2006年前后,本地的葡萄产量已经非常大,然而由于其他省市也有很多地方开始种植葡萄,而且葡萄集中上市,极大地冲击了市场,外地商贩来本地的收购反而减少,一些小商贩也减少了很多。果农们辛苦经营,终于盼来了丰收。在葡萄成熟的盛夏等待果商们的到来,然而这些都是不确定的交易。葡萄是鲜食水果,并且成熟时间相对集中,保存时间有限。因此,一旦成熟,就得立马寻找市场上市,否则只能烂在果园里,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然而正因如此而使这一级葡萄交易市场是买方市场,这一形势使得本地农户在交易中明显处于劣势地位。有时几个果农自发组织发货到广东等地,盈亏自负。

    总体来说,本地最近20年来,葡萄产量连续翻番,然而销售方式依然保留在20年前的状态,不仅向外开拓的市场很有限,而且市场有萎缩趋势,葡萄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

    由于葡萄种植的门槛非常低,农户进出“自由”,因此20年来,本地葡萄种植已经形成很大的规模。然而各家各户单独经营,一方面虽然极大地增加了农户经营管理的积极性,但是也使葡萄种植面积盲目扩大;另一方面,农户分散经营,难以团结起来,容易形成恶性竞争。为了在竞争中获得有利地位,他们相互之间竞价、隐瞒技术、喷洒膨大剂等激素,以迎合果商及消费者的喜好。恶性竞争毕竟不是长久之道,虽然能够在短期内增加自己的竞争力,然而却不是根本的解决方法。

    2008年以来,兴安县每年举办大型“葡萄文化节”,希望以此为本县的葡萄树立品牌,吸引更多的果商来本地收购,也希望吸引更多的游客,发展特色旅游。然而,这些努力并没有明显改善本地的葡萄供求现状。一个水果商透露,他们寻找货源的逻辑是逆“明星效应”的,因为招牌越响,价格越高,他们收购的成本越高,所需承担的风险也越大。消费者的逻辑则是寻找质优价廉的产品,对于品牌并不是那么在意。在周边,他们能以更低的价格买到同等质量的产品。可见,发展“特色农业”,为本地树“品牌”虽可能引发一些消费者慕名而来,但同时也可能“吓跑”了一些大果商。

    归根结底,本地小农所面对的客观形势是:单家独户的小农要么直接对接大市场,要么在有限的本地市场中与无数的小农恶性竞争。商贩在市场交易过程中是灵活的,有利可图则积极参与,利润减少时其参与积极性则大大降低。如今信息发达,当某地市场因各种原因而发生形势逆转,收购方立即减少收购。“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农户在整个交易过程中劣势地位可想而知。

    不可逆转的市场化趋势和农户缺乏组织性的盲目跟风是导致如今葡萄等农业生产困境的重要原因。小农生产是小本经营,其抗风险能力非常有限、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有限,但是其受市场激励后的生产积极性确实非常高的,生产能力也极强,然而,在缺乏规划的情况下,小农无法从与大市场的互动中获得预期的收益,相反,他们往往需要承担高昂的代价。

     

    风险谁担?

    当小农户直接面对大市场的时候,不可避免地遭遇一个问题,即如何应对管理风险和市场风险。

    传统农业种植主要靠天吃饭,风调雨顺则可以有好的收成,否则收成会打折扣。经济作物相对于传统粮食作物,对于土壤、气候等自然要素的要求更高。如果遭遇自然灾害,则损失更为严重。好在随着技术的推进,人们已经可以比较好地改造自然条件以保证作物的产量。不可控的是同一品种的葡萄何时成熟、何时上市、是否会集中上市,这非局部环境可控,而是受到整体的气候因素的影响。

    产品的集中上市极有可能会冲击局部市场。果农们曾考虑到种植规模扩大之后对市场造成的可能冲击,也考虑到产品集中上市可能带来的后果。同时,他们也清楚地认识到,如果产品能够避开上市的最高峰,就能够卖个好价钱,正所谓“物以稀为贵”。于是,他们考虑到种植不一样的品种,种植早熟、中熟、晚熟等多种品种,以此来规避市场风险。

    果农们的考虑确实不错,然而他们忽略了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正由于葡萄经营的门槛低,很多地方都可以种植,既然有利可图,那自然会吸引更多的农户参与种植。一旦各地都种植了葡萄,那原来的潜在市场就转而成了竞争对手。最终,种植葡萄的利润会极大的减少。

    虽然就本地而言,通过培育不同时期成熟的葡萄品种可以避免产品集中上市,然而,毕竟葡萄成熟于7-10月之间,时间仍然相对集中。而不同纬度的地方种植的葡萄上市时间则可能重合。即纬度较低地方的晚熟葡萄的上市时间可能跟纬度较高地方的早熟、中熟葡萄上市时间重合。也就是说,随着交通、物流的发展,各地市场之间已经可以比较好地实现货物的调配,因此,葡萄仍然会是“集中上市”。

    R镇来说,最近5-7年,本地很多农户相继更换品种,将原来的葡萄更换为如今的提子。认为提子口感好、耐运输、存储时间长,因此必然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地位。确实,也有少数农户亩纯收入可以高达1万元,然而毕竟是少数。多数人则只有少量的收入,甚至亏损。2011年,人们盼来了好天气、好收成,当提子成熟的时候欢欢喜喜地等待老板来收购,却盼来2/斤的收购价,并且来本地收购的商贩寥寥无几。由于2011年很多人的葡萄都丰产,却直接影响了树苗的生长,也就对下一年的收成造成不利影响。2012年,正逢葡萄开花的时节,天公不作美,持续高温,使很多果树只开花,结果少。他们预计今年的价格一定会好一些,可惜产量已经不可能很高了。一些农户则比较幸运,葡萄开花所受的影响比较小。等到7月中下旬,葡萄渐渐成熟,却迟迟不见果商来收购。后来果商来了果农们才意识到,今年的气候特殊,高温天气使南北方的葡萄几乎是同时上市。在十几年前,他们很有信心,认为只要本地的葡萄成规模了,就能吸引更多的、更大的商贩,因此,规模越大越有利。然而,如今规模大却带来了更大的风险和危机。

    按照正常的规律,自南以北,气候是越来越冷,而葡萄成熟也是如此,先是靠南的地方葡萄上市早,北方葡萄上市较迟,因此,果商一般都是先到南方收购,再依次向北。然而2012年比较特殊,北方回暖早,南北方的葡萄几乎是在同一时间上市。到8月初,R镇的葡萄已经大量成熟,然而果商非常少,而且价格很低,对于品种也有很特殊的偏好。价格较前一年同一品种的葡萄的同期价格低了0.5-1/斤。这无疑对农户是很大的打击。

    连续几年遭遇市场困境,一些农户按耐不住,砍了葡萄改种其他作物,如种水稻、山药,甚至有人效仿浙江、广东的部分农村,种植苗木。然而,都不同程度遇到困境。也有一些农户认为,这几年的挫折都是意外、巧合,而一些地方已经有人砍了树苗,退出了葡萄市场竞争,因此可能坚持一下自己就能获得好收成,他们期盼明年形势会好转。当然,确实有人种植葡萄赚了钱,而种植其他作物的收益比较少,这才是他们最终决定继续种植葡萄的主要原因。

    正如前文所述,在本地的葡萄经营过程中,不断有人更换作物、更换品种,有人在这个过程中赚了不少钱,当然也有一些人亏损了很多。他们如今吃“商品粮”,而且每年还得往葡萄园不断投资。全过程基本上都是农户的自愿、自由行为,政府退出了指导。而相应地,所有的风险也都由村民自行承担。农户有选择进入和退出的权利,这些也是他们仅有的权利,而他们所面对的则主要是风险。

     

    缘何无大户?

    R镇有一个特点,即虽然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植葡萄,却几乎没有见到种植大户。如果种植葡萄明显有利可赚,则必然会产生种植大户。然而在本地,农户们只在自己的责任田或者山上种植,却很少见到承包他人田进行大规模种植的。据了解,个别农户在湖南省承包了几十亩田种植提子,然而就承包的情况来看,却是亏损居多,极少赢利。

    该承包户3年前尚且获得了一些纯收入,但是最近2年持续亏损。辛苦几年,不仅没有获得收益,反而欠下了债务。究其原因,一则是因为受到前文所述的市场不景气、气候影响等,这些对私人抗风险能力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二则是因为如今工价上涨。2-4亩,夫妻两人尚且可以实现亲自管理,只在最繁忙的时候请临时工帮几天忙。然而十亩以上,则必须请人干活。现在就全国而言,工资上涨是普遍趋势,农业工人的工资也涨幅不少,因此,凡是需要大量雇用工人的农业生产,基本上获益甚微。

    葡萄作为本地最主要的经济作物,若天时地利人和,则可以获得远高于水稻种植的效益,然而,高收益背后是高风险。葡萄味道再鲜美,也不可能成为全民的主食来进行消费。葡萄的高收益主要得归因于其稀缺性。当葡萄种植规模扩大,而消费群体并没有相应增加时,葡萄的收益就会降低。虽然大规模经营葡萄可能会带来令人羡慕的收益,但是,其风险也相应地累加。本地之所以没有出现种植大户,主要原因就在于大规模葡萄经营的高风险,是小农所无法承受的。一旦失败,则几年之内很难翻身。

    另一个原因,则是本地真正全家外出打工的人很少,尤其是40-60岁的农民基本上都在务农,外出务工群体主要是40岁以下的人。R镇有一些企业,食品公司、塑料厂、木材加工厂、衣架厂、酒厂等解决了很大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正是由于大多数家庭可以在本地实现半工半农,农业和务工在家庭经济中的地位悬殊不大,因此,一般人都不会轻易放弃自己的土地而去过漂泊流浪的生活,尤其对于40-60岁的农户。

    既然全家外出务工的家庭比较少,农户仍然以务农为主,则土地流转和转包的情况也比较少见;加之单家独户农户抗风险的能力有限,因此,多数人只在自己有限的责任田里做文章。于此同时,市场化却已经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失去组织依靠、政府保护的农户便只能各自承担生产经营所带来的风险,各自参与市场竞争。无法驾驭大市场,便只能在小市场中寻找出路。却不曾想,如今高度发达的交通运输和逐渐融合的大市场已经为小农们设下了更多的障碍,潜藏了更多、更大的危机。

     

    余论

    柑橘曾是本地的主要经济作物,然而随着各地柑橘种植的增加,柑橘走了下坡路,葡萄取而代之而成为本地农业的支柱。R镇的葡萄种植历史已将近30年,其特色农业已经颇有名气,享有“南方吐鲁番”美誉,然而农户们的生产和生活却仍然遭遇着各种困境。以前人们满怀信心,规模扩大了产量高,就能吸引更多的大商人前来收购;也有人认为,特色农业的招牌打响了,本地品牌也就树立了,可以换来高价钱。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20128月,当听着家乡的父老乡亲不断抱怨市场不景气、忍受低价收购同时还深深担忧没有果商来收购、成本难以收回时,区相关部门的领导们在向全国人民“报喜”——我区“葡萄大县”的农民喜迎丰收,并且获得很高的收益,甚至在此基础上,相关领导们提出要进一步规模化种植和管理葡萄。二者形成强烈的反差,不禁让我对家乡“特色农业”的发展和父老乡亲们的生活而担忧。

    年前,果农们忙着给葡萄剪枝、捆苗、施肥,春节期间休息了几天便又到了果园。又有不少农户买来了新的幼苗和插条——一种新品种的提子,开始了新一轮的品种更新;同时,也有一些果农挖掉了刚进入丰产期2年的果树,重新推平、肥田,种植其他的作物。那原本承载着农民无限的致富憧憬的果树成了人们生火的木柴,曾经的梦想也在火光中化为灰烬。不过,大多数农民并没有停止前进的脚步,尽管非常折腾,农业生产还在继续;大市场无法立足,而农产品小市场中的竞争仍在继续。而只有40-60岁的那一辈人,才是农业生产的主体,是农村的真正主人。

                                                                    2013/2/20

  • 进入专题:2013年春节观察:乡愁
  • 责任编辑:sn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