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海娟:宗祠

     

     

    家乡一带的许多村庄、湾子中间有正屋,也称为宗祠、祠堂。近几年几乎所有的湾子[1]纷纷重建了宗祠,对于大湾子,宗祠修建得十分壮观雄伟,耗资数百万元。小湾子,只要经济上还过得去,宗族内部团结,就修建小一些的宗祠。不一定豪华,但是往往坐落在湾子最显眼的地方,经过湾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祠堂。

    农民把宗祠看作是太公太婆即祖先居住的房屋,是家祭之外的日常和节庆祭祀祖先的场所。活着的子孙,要居住房屋,死去的祖先,也需要居住房屋。在葬礼中需要扎灵屋,坟山则需要建造坟墓。一个宗祠则是把所有的祖先,远古的祖先和近的祖先全部集中在一起的空间,祖先与农民生活在一起,而坟山往往在农民生活的空间之外。

    宗祠是湾子公共的空间,这个空间首先是神圣的,是祖先居住的地方,其次具有象征性,一个壮观的祠堂,表明这个宗族子孙的繁荣富贵,团结,一个破落的祠堂表明一个宗族的穷困,不团结,矗立在湾子中间的祠堂给人安心、自豪感。祠堂也承担很多的功能,如祭祀、举办红白喜事等。

     

    夏湾老旧的宗祠在80年代修建的,这个房屋原来是我爷爷和二爷爷公共的堂屋,在80年代卖给湾子作为宗祠。宗祠新建是在2010年上半年。原来的祠堂是土砖的,已经破烂要垮掉,也没有神龛,只有几块烂木头。早就应该改造了,然而过去苦于经济上不景气,农民家庭贫困。这几年农民普遍出去打工,打工收入一个农民至少2-3万元,经济上很有进步,可以修建祠堂了。

    夏湾有三个房头,由于湾子小,修建建宗祠就不再分别,附近一个村庄凤凰山是一个大宗族,分为三个房头,因此建设有三个祠堂。刚开始规划修建三重,指的是做连续的三重正屋,湾子太小,又没有特别富裕的人,财力不够,只能先修建一重再说。

    以前没有像样的神龛,这次花费8000元修建了神龛。换掉了原来的牌位,用了非常多的牌位,来表明供奉的祖先位置。祖先指的是本族的男子,和嫁到本族的女子,即太公和太婆。不包括宗族中的女儿,她们嫁出去属于其它宗族,受到其它宗祠供奉。族谱上记载,和坟墓上记载与宗祠上一致,都是记载有宗族身份的人。

    最中间是天地君亲师,各个宗祠都有这个,尽管已经没有君,然而宗祠上这个牌位不可少。其它的牌位就是:夏氏始祖夏禹位,夏姓来源于古老的大禹治水时期。再就是阳新大冶这边的总落业祖先,再就是在夏湾的祖先,太公,现在葬于本村柯湾,再就是我们这个房头的太公,从夏家山来顶继的太公,葬于均山村明家湾林子里。

    一共花费了3万多元,一个红丁(男丁)500元,外加捐款。修建祠堂的钱比较好收,对祖先谁也不敢说不敬,农民也期盼祖先的保佑。捐款的理由可以有多种,其一在外面混的好的,当包工头当老板当官,其二家里有大学生,命运靠八字靠风水靠贵人靠祖先荫蔽,认为其命运受到祖先很大的护佑,才有功名,其三是想要一个儿子的,提前把红丁钱捐出来,希望祖先(太公)成全保佑。

    宗祠修建是一件大事,修建成功以后会办酒席庆祝,附近同家族的都来庆祝,家族关系能够考据到省外,甚至会有全国性的庆祝。他们都会把车开过来,在附近的地方游行,整个家族的人都很自豪,有几百台车,使得拥挤的春节更加的堵塞。

     

     

    三、

    修建的头人是镇小学的校长,他认为修建祠堂有许多好处。比如祭祀,湾子扩大,人口增加,需要更大祭祀的地方;宗祠这个公共空间,可以用来办酒席;很多仪式需要在祠堂中完成,红白喜事都需要在祠堂中完成,如过年时由于结婚日子集中,家庭与家庭之间抢正屋,意思是抢头柱香激励。

    老人入殓一定要在祠堂里才体面。丧事礼仪在宗祠中开展,道士给亡灵做超度仪式要在祠堂进行。这个房屋,就是祖先迎接亡者的地方。亡灵经过一定的程序到了阴间,经过一定的仪式七七四十九天就与宗族上的祖先团聚在一起。

    宗祠办丧事有规矩,在外面死亡的人,是不能入宗祠的,老人在快要走时(忌讳说死),宁愿在家里走,不愿意在医院走的原因。还有比如入祖坟山的规矩,非自然死亡的老人,比如自杀,是不能入祖坟山的。没有入宗祠的人是没有家的人,死后得不到祭祀。

    很少有湾子没有宗祠的,如果没有宗祠,就只有用家庭祭祀,山下马就分为两个房头,一个房头大有50多户,一个房头小,有10户左右,今年重建的宗祠就是上马,花了二三十万元,下马没宗祠,用的是家祭祀。家祭把家庭作为一个宗祠,即一个房头的兄弟,都来该家庭牌位祭祀,现在已经很少有家庭祭祀,祭祀主要转移到宗祠这个更大范围来。家祭范围小,有很多的不方便,需要开辟一个独立的大空间专门祭祀。

    七月半是太公太婆回来的季节。在宗祠前的一条路上不能有任何阻碍之物。空间上,宗祠前不能有建筑物,保持回家之路的通畅。那几天,人们夜晚也不能在宗祠前很晚,否则碰到到祖先和其它鬼魂,说不定会撞到鬼,吓着。特别是小孩。

    为什么要祭祀?一种说法是敬祖归宗,这是一种几千年来的习俗,农民在敬祖归宗中获得丰富的主体性体验,耳濡目染。每一个人都必须弄清楚自己的来历,中国人的生命不是上帝赐予的,不是一个灵魂附着于一个肉体,而是父母所生的。没有祖先,便没有我们。一种说法是每年都去祖先前看一看,表示后人的存在,表示这一支没有绝后,希望得到祖先的庇佑。任何一种出生也都是祖先(父母)给予的恩泽。三哥的儿子红雨出生,正好他太爷去世,大家认为红雨是太爷保佑下的红丁。大家相信这一种秩序,去世的老人能够转化为祖先,保佑人间正常、幸福的秩序,其中一个就是生育男性子嗣传宗接代,延续他的血脉。

     

    有了后人的延续才有祖先,后人是农民生活的中心目标。任何一个农民死后都要到这个宗祠中获得生命圆满,享受后人的祭祀,没有亲生的子嗣,就必须有顶继的子嗣。夏湾几百年从夏清湾迁移过来,夏家山同时代也迁移过来,两个村落相距20里地。在100年前左右,由于自然灾害、瘟疫,夏家宗族人口几乎毁灭,10房中最后只留有一支,其余两个房头由夏家山来的男丁顶继,一个男丁顶一个房头,继承他们的香火,延续宗族。另一个顶继的男丁没有后代,于是就继续找夏家山的男丁来顶继。这种顶继写在族谱上,并在每年清明节和七月半给亡人烧包袱(纸钱)时就表现出来。一早一晚,被顶继的两个房头延续到今天,与另外一个一直延续的房头一起构成今天的夏湾十几户人家。

    宗祠修建起来以后,原来没有正规化的点灯就正规化起来,是点灯敬祖的意思,全湾分配全年的点灯任务。这与庙宇有师父长期点灯是一致的,香火要绵延下去,不能断掉。在家的老人坚持点油灯。昏暗的灯光,每晚照亮神龛。

    生育儿子是农民过日子的核心目标,否则人生是废了,是没有意思的,是今日有酒今朝醉的。绝后的人是恐惧的,而且受尽日常生活的歧视。尽管有顶继这个补救手段,但这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因为不是亲生的不如亲生的。在今日计划生育,亲生儿子越来越少的情况下,顶继越来越没有机会。亲生的儿子越来越重要。有一个亲生的儿子就有生活的奔头,否则盖房子,拼命赚钱是干什么呢?三婆的侄儿,连生了4个女儿,他做木匠的没有创业的信心,90年代生育了一个男孩之后,生活立刻有信心。

    有再多的钱,也不能弥补没有儿子的人生遗憾。不去考虑死后有无子嗣来祭祀,送饭吃,就是没有儿子的家庭活着也受罪。村里一户有百万家产,这一户的妇女在50多岁时坚持要生育一个男孩。原因在她的女婿一句冰冷的话,说没有儿子她的财产早晚是他们的。这一句话刺痛了这个妇女,说死也要争这口气,她是可以生育男孩的。

    没有儿子,造成许多婚姻上的悲剧。二舅舅志良,由于妻子没有生育一个儿子,且已经没有生育能力了,他为了生育男性子嗣,就不得不在外面另外找一个妇女,生育一个儿子后带回家,没有办法原来的妻子只有离婚。妇女提出10万元离婚费用,男子愿意支付。对于这种事情,娘家一般不会闹纠纷,因为谁叫这个妇女命运苦,生不出儿子来。一旦生育一个儿子,妇女在婆家的地位就稳固下来。

     

    与每个湾子显眼的祠堂形成对比的是湾子的泥巴路,过年时,连绵的冬雨,拥挤的车辆和人群,泥巴路泥泞不堪,衣服和包上都会溅上泥巴,所有人都叫骂不已。修建湾子前的水泥路成为所有人的迫切希望,但是农民并不会如修建祠堂一样出钱,他们等待国家拨钱修建,他们期待湾子中的有钱人、当官的、考学的从政府拉来项目。

    农民能够忍受物质上的缺乏,而精神上的匮乏会折磨人们的灵魂。对农民来说,宗祠所带来的安心和荣誉远比他们修建一条水泥路更加的重要。宗祠矗立在村庄中,时刻提醒外出的游子记得延续子孙,荣耀祖先,这是他们的人生意义,奋斗目标,生子、建房、娶媳妇、生孙子,不断的延续,使得游子们不会迷失于物欲横流中,不会迷失于现代的虚无中,不会沉迷于大都市的纸醉金迷。

     

    2013/2/19

     



    [1] 湾子往往是同家族的居住点

  • 进入专题:2013年春节观察:乡愁
  • 责任编辑:sn
  • 相关文章
  • 发表评论
  • 评分: 1 2 3 4 5

        
  • ·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本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直接或间接导致的)。
  •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